“回去回京之后,還不如在外征戰輕松,朕想想回到那個籠子中就覺得氣悶”趙昺卻是苦笑著道。
回京之后,他就要參加朝會,雖然現在改成了五日一小朝,朔望一大朝,但是朝會完畢也不代表就萬事大吉了若是這樣想就太天真了。軍國大事可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決定好的,所以朝會之后還有各種討論小組,挨個與重臣們繼續商量國家大事。
談論完畢國家大事,宮中還有成堆的奏章等著自己批閱。雖然趙昺無需如傳言的秦始皇那樣,每天光搬看的竹簡就有上千斤,可閱讀的每頁奏折至少也有三、四頁內容,光想想每天要看上千頁的書,那是什么樣的感受。何況奏章并非是只看一遍那么簡單,有些奏章還要仔細看后,要分析、琢磨,拿出處理意見。而這種日子并非只是幾天、十幾天,而是皇帝生活的日常,想想就何其恐怖。
除開處理政務,皇帝還要有很多事情要做的。天子既然是上天的兒子,就需要祭祀,就需要四時八節的禮節性活動,需要外交,需要聯絡官員舉辦活動,還需要和宗親會晤聯絡感情,時不時和親密內臣聚聚,當然還得和后宮一大堆女人努力生娃,還有哎,想想就累得慌
“小的知道官家辛苦,可官家是圣明之君,豈能棄萬民和江山于不顧呢”小皇帝的辛苦,王德當然是瞅在眼中的,可自己又能說什么。若是自己順著陛下說,不被太后和皇后打死,也得讓大臣們的唾沫淹死。
“當個好皇帝做個好皇帝真是那么容易嗎”趙昺咬了口點心,臉色更加不好看地道。
趙昺其實真不愿意當皇帝,但是當時為了活下去,也是做了心理準備的,可事實還是出乎自己的意料。他知道皇帝或者說最高權力者的核心魅力在于相比較其他人擁有的最大限度的自由和資源,可事實上皇帝相比其他人而言占有最多的資源是真的,自由就是相對而言了,有時他覺得這與好皇帝的付出是不成正比的。
除了日常生活得壓力,皇帝的心理壓力也是蠻大的。時不時要擔心臣子和親戚謀反,為了坐穩自己的寶座得絞盡腦汁還得仔細辨別底下人真真假假的忠心沒有孩子時有后繼無人,愧對祖宗的擔憂有了孩子后,還得防著兒子們爭奪權力爭得太厲害連快死掉的時候,都不可以掉以輕心,得防止有的人,而這些可能是兄弟、兒子、妻妾,希望他自己早死,真是太心累
“陛下”王德有些發懵,陛下今天怎么無來由的說起這么沮喪的話來了。
“好皇帝有什么好,吃塊點心都得是素的”趙昺將點心拿到王德眼前無比憤怒地道。
“這”王德更糊涂了,原以為小皇帝是因為點心是素的才生怨的,可是齋戒期間也不能吃葷,但為這么點事似乎又有些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