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知道在現下的體制下,軍人遠離政事,也無權管理地方行政事務,若是想封侯拜將只有通過戰爭獲得戰功一途。所以說除非這個軍人貪生怕死混日子,任何一個軍人都希望能夠攻城掠地,決勝戰場贏得戰功。而他的話可以說正中四軍眾將的心事。
趙明白若是不能解開四軍上下將領的心結,時間長了必然會影響到軍隊的士氣,進而安于現狀、消極怠戰,使得一支強軍士氣消磨殆盡,再難擔當重任。而若想讓一支軍隊重振士氣,最好的辦法就是要他們明白自己的價值,明白自己并非是一顆可有可無的棋子。
“大家知道伍子胥嗎”趙高聲問道。
“知道,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協助吳王夫差攻滅了楚國,掘了楚平王的墓,鞭尸三百”伍子胥作為一個悲情英雄,一夜白頭、七星臨淵、千金報恩、端午起源等在民間為人熟知和傳頌,且在江南許多地方建有廟祠,因此知道他事跡的人很多。他話音一落,就有人高聲回答道。
“不錯,可你們知道伍子胥是如何做到的嗎”趙又問道。
“不清楚,陛下給我們講講吧”小皇帝在宋軍中同樣是一個神一般的存在,他當年只帶一隊衛士前往行朝繼位,被別有用心的大臣軟禁在宮中。而其毫不畏懼,在軟禁之地為侍衛們講三國,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軍事素養的故事,在軍中也是廣為流傳,聽到陛下提問,立刻有人請求道。
“好,今天我就講講這個故事。你們也都可以過來聽聽”趙見成功的調動起了眾將的興趣點點頭,又看到警戒撤出后,有軍兵探頭探腦的張望,發現沒有人驅趕后便慢慢向會場靠攏,于是越來越多的人聚過來,但是終歸心有畏懼,不敢離得太近,只是遠遠的圍觀,他招招手讓眾軍也過來道。
“陛下,這”小皇帝的建議,讓坐在前邊的孫愷十分為難,他想出聲勸止,卻被打斷了。
“朕長的雖不如潘安,但也比你們也不差,難道還怕丟人嗎再說他們從軍數載,說起見過龍顏,退役回鄉后也有的說啊”趙摸摸自己的臉笑著道。
其實他說的一點也不假,說起來古代除了身邊人真正見過龍顏的人真不多,即便得以上朝面圣的朝官也至少五品以上,而在排班在后邊的人若是稍微有些近視都看不清皇帝的模樣。這也有了明清時期朝官們因為買不起官服上表明官階的補子,于是就用紙畫一個貼在官服上蒙混過關笑話,不過也變相說明站在后邊的人根本就看不清皇帝長啥樣。
官員都如此,普通人更是難上加難,就是瞅眼皇帝的畫像都不可能。皇帝的御容像都收藏在宮中,不是誰想看就能看到的,就拿前時趙在應天府祭拜供奉在三圣殿的御容像,不夠品級的人連門都進不去,更不要說看一眼了。
大宋朝好一點兒,皇帝每逢元宵節都會乘駱車預賞花燈,這個時候是不放車簾的,使得百姓們得以親見龍顏。而這也成了東京元宵節的一場盛事,引得無數百姓前來圍觀,但是人山人海的又有幾個人看得清楚,所以普通人見過皇帝的更是鱗毛鳳角,得見龍顏一面足夠吹一輩子的了。
“大家可以圍的近一些,否則聽不清朕的故事可是遺憾,另外有人想行刺朕,正好有人擋槍”所以說趙讓眾軍圍過來聽講,可以說是千載難逢。孫愷無奈,只能讓眾軍在眾將的外圍就坐,將他們與陛下隔開一定的距離,但是趙卻笑著招呼眾軍離得近一些。
“我們愿為陛下盡忠,萬死不辭”
“欲對陛下不利者,便是我四軍公敵”
“陛下放心,我等甘愿為陛下擋槍,雖死無憾”趙話音一落,眾軍中便亂哄哄的不斷有人高呼道,一時間群情激昂,士氣高振。
“朕有如此好兒郎,何愁韃虜不滅,壯志難酬”趙壓壓手,場上立刻安靜下來,他激動的高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