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然為了防止軍隊將領提拔私人,形成小集團,趙昺還有其它措施。比如征募新兵由兵部負責,并在各個新訓基地接受半年的軍事基礎訓練和專業訓練,然后再根據各部的缺員情況轉撥。而基層軍官則出自于各部選拔的人才和士子,但是皆需要進入武學學習,學成后打散分配到各部,避免各部近親繁殖。
對于作為軍中骨干的中級軍官,趙昺在任用上也十分謹慎,除了從御前護軍選拔軍官以交流之名向各部摻沙子以外。從初級軍官向中級軍官晉升,同樣要求初選的人員離職到武學中進行半年至一年的晉職培訓,雖然有從哪里來回哪里去的說法,但一般不會在擔任原單位主官,而是在本部范圍內交叉任職。
對于師、旅都統以上的高級軍官的晉升和調任權力說是在兵部,但實際上提名權在樞密院,考察的權力才在兵部,確認的權力是在趙昺手里。而軍都統以上的軍隊高層將領的任命則完全掌控在皇帝的手里,即便是當朝宰執也無法干涉,更不要說吏部了,他們頂多只有參議之權,在旨意上留名聯署而已。
雖然師、旅一級有權力自行選拔和任命軍士及調配都頭以下軍官,但是也需要所部都統和都虞侯聯署,并向上級告備。軍級部隊掌握著都指揮使以下軍官的任命和懲處的權力,同樣要向兵部備案。當然在戰時,他們的權力會有所放開,以便補充戰損,處置不法,但也要在事后及時向上級初具文書解釋原因,并獲得確認。
所以趙昺制定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臣插手軍方人事權,讓各部在人事權上可操作的空間不大。如此即保證了部隊的戰斗力,也使得各部軍官利用同鄉和同僚關系難以形成利益集團,造成尾大不掉之勢,使得他們不聽調遣,想要謀反或是投敵也無法將部隊全部帶走。
此外軍政分開,也讓文武兩個系統分明,地方官員無令不會受制于軍方,同樣軍方也無權干涉地方事務。且軍費全部來自于朝廷,使軍方不會因為糧餉而受制于地方,如此讓他們相互勾結割據一方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限。另外地方官手中還掌握著州軍,從一定程度上起到扼制軍方的獨立的野心。
因此說江鉦這種掌管地方軍政大權的封疆大吏想要形成割據勢力,也是十分困難的,他們只怕剛有苗頭,消息就已經傳到了朝廷。而只要斷了他們的糧餉和輜重,他們就肚中無糧,手中的火器也成了燒火棍,無錢無糧想要謀反都沒人跟著跑
“陛下,應天府軍報”
“好”趙昺停止活動,接過倪亮轉呈的軍報,展箋一目十行的看完。趙孟錦稟報在他們離開應天府后,蒙元和議使團自開封到達應天府,其依照前時制定的方案,準他們過境前往臨安議和。而為了表明己方議和的誠意,令尚在清州待機的水軍返航,淮東的護軍各旅返回江東駐防。為保證蒙元使團的安全,命他們與護軍同行,沿途護送。
“陛下可有旨意轉回若是無事末將告退了”見陛下看完,送書之人施禮請示道。
“咦,你不是徐無難嗎,怎生跟到了這里”趙昺抬眼一看送書人乃是那日在應山宣講時提問的三師的那名軍官,他驚異地指指其問道。
“末將正是,行駕離開應山時,末將接到命令暫到陛下身前聽命”徐無難立正敬禮報告道。
“可有此事”趙昺想了想自己并沒有下令調人,轉向倪亮問道。
“陛下,莊主事送陛下過了三關后,便要會徐州赴任,臨行前以御前辦的名義向孫都統提調徐統領的。其以為如今御前辦人手本來就緊缺,而他又要調出,陛下身邊不能沒有人侍奉。見人才難得,就擅自做主調徐無難入御前辦參贊軍事,為陛下分憂。”此時倪亮確是清楚,回稟道。
“三十郎一向慧眼識珠,既是他的安排就留下吧”趙昺聽了心中黯然,其實他也舍不得莊公從離開御前辦。早在瓊州時,他們兄弟就隨侍左右,其在御前辦成立時就擔任二室主事,以后林之武、蔡喬和蔡若水等人先后離開,其便主持御前辦,將一應事務打理的井井有條,視如左右手一般。
當下雖然補入了陳識時、馬端臨和應熙等人,但是他們進入御前辦不足兩年,處理一般性事務沒有問題,卻沒有莊公從那般順手。可御前辦位高職低,他不能總是將其圈在身邊,于是在王應麟試探自己虛實時,提出以其主政應天府時,便順水推舟將其安排在徐州知府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