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城下突然傳來陣陣爆響聲,但見隨著雨前悶雷般的轟鳴聲中,火光閃爍,煙霧騰起,碗大的彈丸呼嘯而來。
嘭的聲大響,一枚炮彈砸在女墻上,頓時磚石飛濺,垛口被生生砸塌,隱于其后的兵丁隨之倒飛出去,口吐鮮血,備甲的胸部塌陷,眼見不活了。轉瞬間整個城墻上皆遭到轟擊,有的彈丸直接墜到城墻之上,中者非死即傷;有的命中城樓,彈丸直接透墻而過,墜到城下;而有的擊中了投石機,厚達兩尺的支架被瞬間被砸斷,炮架轟然倒塌。
“總管,敵軍炮火兇猛,下城暫避一時吧”阿里罕暗嘆史弼不愧是沙場老將,眼見炮火來勢兇猛,便看年歲大,立刻便屈身彎腰躲在了城垛之下。見一輪炮火過后,他急忙拉起其喊道。
“不可,吾為主將怎能畏敵砲石,立刻發砲反擊”史弼卻是不肯,抖抖身上的土,大聲呼喝道。
“快發砲”阿里罕扭身看看城上,雖然有拋石機被擊中損毀,可大多數還能使用,對兵丁們喊道,令他們加速裝彈,馬上反擊。
可是不待他們做好準備,宋軍的第二輪炮火已經再次響起,而這次發射的非是實心彈,卻是開花彈。一時間城上彈片紛飛,火光沖天,城上不及躲避的兵丁受創倒地。而負責操砲的士兵聚在一起,只一顆炮彈落入人群,便炸到一片,導致炮手傷亡慘重。
“發砲、發砲”宋軍炮火兇猛,而己方卻啞了火,史弼大怒抽刀威嚇道。
威逼之下,炮手們再次舉起來操做拋石機,但是宋軍的火炮發射間隔越來越下,且有更多的火炮加入炮擊,火力變得綿密起來,城上兵丁的傷亡在不斷增加。而敵軍的炮火則更多的指向拋石機,在此關照下炮架被擊毀,兵丁死傷一片,在兩架拋石機勉強將石彈發射出去后,炮手們也堅持不住了一哄而散尋地躲避,至于打中沒有打中卻也沒人關注了。
阿里罕縮在女墻根兒不敢動分毫,聽著炮聲稍弱才探出頭來從垛口向下偷瞄,卻發現宋軍正在向前推進,十幾門大家伙仍在斷斷續續的發射,卻有炮口小一些的在向前推進。而由幾個兵丁就能操作的小炮多達幾十門,他們已經運動到了距城墻不足二百步的地方,向城上快速的發射。
最讓阿里罕驚恐的是宋軍在炮火的掩護下分成兩隊向前推進。樊城北門共有四門,敵軍一路沖向東側的屏襄門,一路沖向西側的朝覲門。由于己方被宋軍火炮壓制,沒有組織起有效的反擊,稀稀拉拉的箭矢根本無法阻擋敵軍的進攻。
阿里罕看著心中一陣惡寒,宋軍選擇的攻城點很是刁鉆。他知道這兩座城門雖小,卻沒有修筑甕城,只要城門一破就能直接突入城中。而讓他不解的是宋軍還是如前時一樣,前鋒推著的兩輛車橋突進,而后邊歸屬的士兵除了手中的武器并無攜帶攻城器械。
史弼推開持著大盾的士兵,他前有城墻,后有大盾和肉盾保護,倒是毫發無損,可灰頭土臉是免不了的。他探頭向外看看,只見城上硝煙彌漫,死傷遍地,而看向自己的寶貝皆已經仆倒,成了一堆堆廢柴時,不禁哀嚎道“我的回回砲啊,怎么全毀了”
“總管勿要哀傷,毀了還可以再造,敵軍現在已經逼至城下,開始架橋過壕了”阿里罕見狀大急,一邊安慰,一邊稟告道。
“趕緊調集兵丁上城據守,絕不能讓他們進城”此時宋軍的炮火開始轉移,集中向東西兩側的城門射擊,壓制試圖反擊的己方部隊。而攻打朝覲門的宋軍前鋒已經將橋車推入壕中,正在調整位置,固定浮橋,他急忙傳令道。
屯于城下的元軍迅速沿著通往城上的馬道上城,弓箭手彎弓搭箭向城下發射,可一輪射擊剛過,城下槍聲大作,不及退回的弓箭手紛紛中彈倒地,可憐他們躲過宋軍的炮火,卻沒有躲過宋軍的火槍攢射。這時才有人發現宋軍后續部隊已經壓上,在大盾的遮護下排成數列輪番上前向城上射擊。
于是城上城下雙方爆發出一場熱兵器與冷兵器的遠程對決,一方弓手萬箭齊發向城下拋射,一方用火槍向上以排槍射擊。在射速上燧發火槍不及弓箭,但能夠以輪射的方式來彌補;在射程上弓箭就要落于下風,宋軍可以躲在弓箭射程之外射擊,弓箭的威力和準頭都要被削弱。
在威力上,弓箭更是遠遜于火槍,火槍可以洞穿鐵甲,被擊中著非死即傷,即便沒有命中要害,也會失去戰斗力。而宋軍即使只裝備著簡陋的胸甲,弓箭也無法射穿內襯的瓷板,而被射中者,只要不是命中要害,傷者還依然可以保持一定的戰斗力。
而就在雙方隔空箭來彈往激烈對射之時,一支宋軍小隊推著數量小型的廂車冒著箭雨上了浮橋,躲過城上扔下的滾木礌石,沖進了城門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