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敵在兩個山寨屯軍多少”趙昺點點頭問道。他知道襄陽城三面環水,西臨群山,易守難攻。兵家歷來認為“欲攻襄陽,須先取山,山存則城存,山失則城亡”,對蒙元在此設立堡寨并不感到意外,只是感覺對于可以封鎖進軍通路的堡寨為何不拔除而難以理解。
“陛下,來鳳嶺與巴掌山隔谷而立,相互為犄角。來鳳嶺山寨較大,駐有三個百人隊;巴掌山較小,缺少水源,只有兩個百人隊。”潘念回稟道。
“這兩個山頭地勢并不高,且駐兵很少,為何不及時拔掉,以保證我軍出入安全,并為攻打襄陽掃清障礙呢”趙昺看看地圖上的標注,來風寨標高不過三十丈,巴掌寨只有二十丈,兵力也很少,打掉他們并不會太困難。
“陛下,因為夏季江水暴漲,江帥以為不利于用兵,而后張都帥又提出困城之策,貿然拔寨會引起敵方的警覺,因而并沒有急于用兵。”潘念沉吟片刻有些為難的解釋道。
“這叫什么理由。”趙昺聽了被氣笑了,“這兩個堡寨距離宜城大營不足三十里,即可封鎖我軍北進襄陽的通路,也可窺視我軍動態。而我軍用兵襄陽早已共知,還會因為對兩個小小的堡寨用兵而為敵所知嗎”
“這”潘念吭哧了兩聲,便沉默了。
“命令三師速將兩寨拔除,改善兩軍態勢。”趙昺在地圖上點了點,轉而想想又道,“潘都統,你以為幾日可下”
“稟陛下,五日之內兩日之內必克兩寨”潘念本想說五天時間,可想想八軍打光化軍才用了五天,自己攻打兩個小山寨卻要五日,實在是說不去了。
“好,從今日午時算起,后日午時若拿不下兩寨,朕必重處”趙昺追問就是擔心他們行事拖拉,得到了保證后就釘死了,以此逼他們一下。
“是,兩日不克,末將自領責罰”潘念施禮道
趙昺以為攻打這么兩個駐兵很少的小山頭,己方占據兵力優勢,又熟悉地形,加之此時草木正是繁盛的時節。只需借助夜幕的掩護潛到寨前,然后突然發起沖鋒,以手榴彈和火槍解決戰斗。整個行動,他估計一個時辰足以,而兩天的時間已經是十分寬裕了,因而對這么個小戰斗并沒有放在心上。
“陛下,第六軍三師攻擊巴掌寨失利,折損甚重”第二天傍晚,倪亮匆匆進來,送上一份戰報,面色十分難看地道。
“失敗了”趙昺聽了倍感意外,接過戰報匆匆看罷臉色也同樣難看起來。
“陛下,潘都統得知消息后,已經過江親自前往督戰,想來明日必有捷報傳回。”倪亮嘆口氣寬慰道。
“以一個團的兵力去打一個小小的山頭,傷亡達百余人,還失敗了。然后還需要一個軍都統前去督戰,這真是個天大的笑話”趙昺憤然將戰報摔在地上道。
“陛下息怒,這也許是時間倉促,他們準備不足的原因吧”倪亮看著盛怒的小皇帝勸解道,可卻忘了自己根本不擅長這活兒。
果然,他話音剛落,一只茶杯就被陛下摜在地上,摔得粉碎,接著就是皇帝憤怒的吼聲“山地作戰,貴在盡可能的靠近,如此可避免被敵借助地勢阻于陣前,利于趁敵不備發起突然襲擊,迅速攻破敵防線。而他們卻先以重炮轟擊,唯恐敵軍不知道他們來攻打,可他們難道不明白林密草深會使視線受阻,加之地形限制重炮難以架設嗎真難為他們居然將重炮抬上山去了,也不怕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