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慣了生死的趙昺,看著這慘烈的場面也不禁動容,書中所言的積尸如山,血流成河也不過如此。但他卻不能因為心有不忍而下令停止進攻,現在撤下來將會造成更大損失。因為他明白當下只有最堅韌的軍隊和最頑強的士兵才能堅持到最后,贏得戰斗的勝利,可這個過程實在讓他痛苦不堪
戰斗持續了一個多時辰,宋軍的主攻方向似乎已經明了,爭奪的焦點已現,蒙元軍隊不斷向南城和西城調集。兩軍激戰正酣之時,城西北角的夫人城突然傳來連連震天巨響,聲音壓過了城上的喊殺聲,連綿不斷的爆炸聲,讓正在拼死廝殺的雙方都不禁同時一滯,望向西北。
第七軍第一師昨夜便借著黑暗出營,悄悄隱于漢江北堤之下,他們的任務是擇機攻擊夫人城,自此打開突破口。在敵我雙方激戰之時,元軍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南城和西城之后,劉潮令飛雷炮隊開炮。在堤岸下集中的四十多門飛雷炮,幾乎同時開火,將千斤火藥拋入了夫人城中。
夫人城是修于襄陽西北的翅城,用于庇護襄陽城西北角。趙昺在勘察地形時就已經注意到此處,他查閱了有關文獻,又通過探子查明了當下的情況。夫人城最初是韓夫人為了抵御前秦苻堅大軍在舊城墻之內斜筑一道新墻,以便外城被攻破后,可以憑此繼續抗擊敵軍。
所以初時夫人城并非是城,而是指此段城墻。后世對此多次維修,尤其是宋乾道五年、七年、淳祐十一年,三次對包括夫人城在內的襄陽城進行了維修。在西北角修建翅城,至此夫人城才得以名副其實,但是子城很小,長、寬都不及十丈。
趙昺將此作為突破口,一是這里與漢江北堤相連,沒有護城河的阻礙,可以直接驅兵城下;二是夫人城與主城墻緊密相連,可以此作為跳板直接上城;三者,因為夫人城是后修,規模與主城墻不能相提并論,加之臨近江岸,容易受到江水的滲漏侵蝕,是整個城防的最薄弱之處。
所以當下無論是西城,還是南城的戰事都是煙霧彈,而為了達到突然的效果,趙昺還親自勘察了江堤,選定了潛伏地,制定了方案,以期達成奇兵之效。而樊城方面對襄陽北城的炮擊和渡江登陸北岸碼頭都是為了吸引敵軍的注意力,以掩護潛伏在江堤后的主攻部隊。
現在看來,趙昺的謀劃十分成功,敵軍一直沒有發現潛伏在其眼皮底下的部隊。而飛雷炮的戰果更是出乎他的預料,為了便于部署,他在戰前又對飛雷炮進行了改進,加裝了更為堅固的底板,并安裝了車輪。如此就形同特大號的迫擊炮,在發射時不必在先挖掘土坑,而是以沙袋壓迫和駐鋤增加其射擊穩定性。
如此使得飛雷炮在進攻前能夠快速布置到位,在敵軍采取措施之前搶先發射,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而炮擊的效果則大出趙昺的意外,初時的目的只是想讓敵軍在短時間內喪失反擊能力,為突擊部隊上城贏得時間。可當下千余斤火藥被扔進了夫人城中,在相對狹小封閉的空間爆炸,巨大的沖擊力不僅將城門瞬間摧毀,還把西北角給炸塌了
“沖鋒”處在一線的一師都統劉潮在爆炸后聲嘶力竭的高喊著下達了攻擊命令,十幾把軍號同時吹響,凄厲號聲立時響起,上千潛伏于江堤下的宋軍官兵躍起,以最快的速度沖向城池。垮塌的城墻讓他們甚至不需架起云梯,前鋒手腳并用只用了十幾息便攀上了城頭,而這個過程中沒有遇到一絲抵抗。
“這是地獄”隨前鋒營第一時間沖上城頭的第一團統領張銘環視了戰場后發出了聲感慨。他在打通三關的戰斗中已經多次見識過了飛雷炮的威力,但眼前的情形依然讓他感到無比震驚。
巨大的炸藥包產生的強烈爆炸沖擊,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小小的翅城可謂是一片焦土,其中根本看不到一具完整的尸體,甚至一件完整的兵器。城上被炸倒的敵人身上往往找不到任何傷口,卻七孔流血,顯然是震死的。
翅城的城墻多處開裂,城磚剝落,露出了布滿裂縫的夯土墻。西北城角的角樓在巨大的震動之下也向外傾斜,搖搖欲倒,樓下橫七豎八躺著許多摔死的敵兵,他們皆是在晃動中被甩出樓外的。被擒獲的幾個幸存者早被嚇傻了,一個個面色如土,嘴里胡言亂語,不住的喃喃著太慘了,太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