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得到趙昺關注的就有一位,其名叫方臣祐,來自高麗尚州。其早先在高麗伺候忽必烈嫁出去的女兒齊國公主。也許是他善于察言觀色,機敏靈活的緣故,頗得公主喜愛,公主就把送到中國,給了他弟弟真金太子。方臣祐很有國際主義精神,并沒有因為到了異國他鄉而氣餒和懈怠,而是以半殘之軀繼續安心本職工作,發揮他左右逢源的本事,頗得真金太子和太子妃闊闊真的歡心。
當然趙昺所知的是歷史上的事情,那會兒的真金命短,沒能繼承大寶。但是真金的兒子鐵穆耳即位成了元成宗。方臣祐作為皇太后闊闊真眼里的紅人,可謂權傾朝野,歷七朝而不倒,對朝政的影響力到了可以決定功臣王侯命運的地步。
據載元武宗為表彰高麗的忠心,加封高麗忠宣王為沈王,把遼寧沈陽一帶的地方給送給高麗。而那一帶本來是沈陽侯洪重喜的地盤。洪重喜對自己新來的長官十分不滿。在元仁宗時,去控告高麗忠宣王“不奉法恣暴”等事。方臣祐站在高麗王那邊,就在太后答己那里說洪重喜“肆妄謀覆”,于是倒霉的洪重喜,被奪去爵位,判了流放。
而被送到蒙元的高麗貢女們同樣不遜色,與宦官相比,她們的發展上限更高,若被帝王寵信,還有可能變成母儀天下的皇后。而宮廷里的太監又是高麗老鄉,老鄉之間,互相抱團,高麗后妃和高麗太監結合,遂成為可以左右朝政的政治集團。
元朝高麗女子成為皇后有元仁宗后金氏達麻實里、許氏伯顏忽篤,還有最為輝煌、權勢最大的元順帝后奇氏完者忽都。奇氏出身較低,父親奇子敖是個五品的閑官。入宮以后,攀附老鄉高麗大太監高龍普,得到了給元順帝倒茶的機會。因其貌美聰明,頗受順帝喜愛,并多次臨幸。
彼時,正宮娘娘是權臣燕帖木兒的女兒答納斯里,燕鐵木爾是和霍光一樣的人物,順帝對其非常害怕,故而答納斯里在宮中不可一世。答納斯里對奇氏非常嫉恨,多次找茬兒整她,“數捶辱之”。奇氏忍辱負重,不甘墮落,終于等來了黃河澄清日
后來燕鐵木爾的兒子謀反被誅,燕鐵木爾一黨徹底垮臺,答納斯里被廢為庶人。奇氏終于翻身,被封為二皇后。奇氏還給順帝生了兩個兒子,脫古思帖木兒和愛猷識理答臘,接著,愛猷識理答臘被封為太子,母以子貴,奇氏風頭壓過了新的大皇后伯顏忽都。
大皇后死后,奇氏順理成章坐了正宮,至于是不是被其暗中勾結老鄉給弄死的,史上無載。但趙昺認為以蒙古人四十年換了十個大汗的揍性,大汗稍不注意都會吃飯被毒死,走路被砍死,睡覺被悶死。一個失勢的皇后不小心就死了,也并非沒有可能。
奇氏是個有政治頭腦的女人,她“無事則取女孝經、史書,訪問歷代皇后有賢行者為法”以養聲望。京城饑荒,奇氏出資賑災,從而收買民心。朝中形成了一個心腹宦官樸不花,大臣搠思監為骨干的政治集團。加之元順帝懈怠政事,沉迷酒色。奇氏趁機開始了她的大動作逼元順帝“內禪”,讓位給太子愛猷識理答臘。
元代后權極重,奇氏通過樸不花將丞相賀惟一請入后宮吃酒,要讓賀惟一同他們一起行動搞政變。結果被賀惟一拒絕。于是奇皇后一伙反誣陷賀惟一結黨營私,圖謀不軌,逼其辭職自盡。并借此打擊反對派,清除了大批異己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