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也是這個意思嗎”趙昺掃視了眼眾人問道。
“正是,如今我軍威正盛,蒙元節節敗退,正是收復中原的大好時機,為何要與敵議和呢”劉洙點頭道。
“好,朕也提幾個問題,若是汝等的回答讓朕滿意,朕就支持你們繼續北伐,一舉將蒙元逐出中原”趙昺略一沉吟道。
“陛下請問”幾個人相視一眼,韓振道。
“等等,陛下若是與昨日那些文臣們一般哭窮,我們確是沒有辦法去籌錢,除非讓我們去搶”陳墩猛地想到了什么,搶先道。
“好,算你機靈”趙昺笑道,“其實這個問題還是繞不過去,我們北伐此次消耗巨大,繳獲卻是不足以彌補其中一成。最后已經不得不以超發紙幣來解決軍費的問題,其中的危害想必大家比朕清楚。而朕為了多弄點錢,現在連那些士紳都得罪了,你們也都看到了。但既然你先說出來了,朕就不再哭窮,還是那句話,回答的讓朕滿意,朕就是拆了皇宮換成錢也支持你們北伐。”
“好,若是我們回答不上來,也不再堅持北伐,支持陛下和議”董義成知道小皇帝所言不虛,也馬上表態道。
“朕先問爾等,我們若是北伐成功,將蒙元遠逐塞北,又如何對他們加以控制,使他們不敢再犯邊境”趙昺略一沉吟道。
“當然是實施漢法,編民入籍,建立州郡,加以控制”陳墩立刻回答道。
“此策不錯,但朕問你如何將那些游牧的蒙人固定在一處,不讓他們四處游牧;又如何讓他們照章繳納稅賦,聽從朝廷的命令”
“這”陳墩聽了只覺的牙疼,他也算是名門之后,這些年又求學于名師,對經史還是有些研究的。但據他所知,自有史以來,中原的農耕政權與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戰爭不斷,卻沒有一個真正的政權能夠完全對其控制,根本找不到任何有效方法將其組織起來牢固地掌握在政府控制下。即便消滅了一族,很快又有一族出現。
在游牧民族實施漢法,也是當下陳墩能想出的最好的辦法,可陛下下來的問題又把他問住了。他明白農耕地區的居民一般都安土重遷,視自己祖輩生活的土地為根本,很容易被組織起來完全為政府掌控。而漠北的游牧民族,逐草場遷徙,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他們都能無障礙地離開“祖輩土地”,去開辟新的草場,想把他們固定在一處基本不可能。
另外,郡縣制下,中央需要稅收,指定一個時間上繳,如果某地抗稅不交,中央能在最快時間內知曉,然后軍隊會馬上趕到當地鎮壓。而農耕作物的收成時間短則半年長則一年,為了能生存下去,保持土地耕種,屈服朝廷是最優選擇。而糧食也可以儲存,即便市場經濟落后,中央也能靠實物稅收保持經濟優勢。
而在游牧民族中,如果中央需要稅收,怎么辦說實話毫無辦法,一直到當下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照抄中原制度,嗯,讓當地居民上繳稅收,那么如果當地游牧部落忽然發現了新的草場,一溜煙跑了,怎么辦朝廷只能再提高成本,搜尋這個部落。那么好了,搜尋到了,迫于中央的軍事壓力,當地部落選擇上稅了,可上什么稅呢
游牧部落的產出,只有畜牧產品,要么就是牛羊肉類要么就是皮毛。可肉類是無法大規模儲存的。皮毛,皮毛你儲存有啥用啊,即便是儲存皮毛去搞貿易,又要增加貿易的人力成本,但即便如此,過去對游牧民族的稅收也一般都是皮毛,沒辦法啊。
那么可能有些人就問了,既然肉類無法儲存,收取皮毛又價值不大無法形成中央對地方的絕對經濟優勢,那么為什么不直接收取活的牲畜呢嗯,天真了。活的牲畜是需要人放養的,伺候牲畜也是需要人力成本的。你讓各部落給你上繳一大堆牛羊,你就需要更多的人去伺候這些牛羊,需要毀掉田地做草場去放牧,這還不如不收稅,把人力成本都攤到各部落呢。
“古人不比你傻,難道會想不出這個辦法”趙昺看著抓耳撓腮的陳墩輕笑著揶揄道,其他心里清楚由于生活、生產方式的不同,當地部族很容易被擊敗,很容易屈服于強權,可郡縣制首先在漠北是根本無法開展的。深究其原因,因為在漠北那種地廣人稀氣候惡劣的環境下,不但以中原為主的古代帝國做不到對其完全控制,就連當地少數民族自己建立的強大政權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