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就是這種迷信的受益者。他起家之初和察合臺汗國的阿魯忽進行了交戰,阿魯忽在忽必烈的默許下,吞并了蒙古大汗在中亞的產業和一部分軍隊,財大氣粗威風不可一世。而海都最初的人馬只有三千人,阿魯忽吞掉了阿里不哥人馬就有兩萬多,整個察合臺汗國可以動員十萬級的大軍,無論是拼財力還是兵力,任誰都會相信阿魯忽都能砸死海都。
這兩人的交戰也吸引了欽察汗國的別爾哥,別爾哥特意詢問了占星家,得到了海都的命星強大不可一世,可以擊敗一切阻攔他的敵人。這個理由很好很強大,別爾哥就開始不顧一切的支持海都,讓海都招兵買馬不斷擴充勢力。
別爾哥支持海都其實也是為了中亞的地盤,但阿魯忽這會而突然死了,這也確實震動了中亞等地的蒙古王公,尤其是察合臺一系的宗王們。他們都認為海都確實得到了長生天的垂青,四十多個蒙古王爺紛紛求入伙,把中亞富庶的城市都交給了海都,其也因此成了忽必烈家族最可怕的敵人,一直折騰,一直不死
這個理由強不強大、震不震驚、雷人不雷人,反正趙昺覺得很扯。作為曾用一顆假夜明珠搞死忽必烈的他,聽了怎么能不動歪心思,而這個念頭一起也就不可遏制,為此他琢磨了很長時間,一個計劃漸漸成型。但是缺的就是一個前知一千年,后知五百年的占星師。
對于占星術,趙昺不能說不知道,但是前世只是作為娛樂來玩玩兒,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奧妙,否則他都想自己培養一個出來。而他都不懂這一套,當今大宋恐怕也沒有人懂,而他又剛剛整死一批神僧妖道,恐怕貼榜招賢都再不會有人再上當了。
再一個,在趙昺的印象中占星師都應該是吉普賽人那樣的,或是影視劇中西方巫師的模樣,起碼也要像哈利波特中的校長,那樣才像高人,有賣相。而國人的模樣無論怎么打扮也難以有那種效果,且語言和生活細節上也容易出問題。所以說最好是找個原裝的外國占星師,再加以包裝。
但這又產生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保證其不會泄露機密,能夠聽令行事。要知道占星師在蒙元是十分吃香的,而自己又必須將其包裝成大師,一旦成名要什么沒有,說不定就把自己給賣了。那時候哭都找不到門,弄不好還會中了反間計。
因此占星師的人選讓趙昺很是頭疼,而沒有合適的人,他寧可放棄,也不會貿然實施,更不會說以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