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趙昺又對事件的處理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無論是在對內宣傳和與蒙元談判中,都要咬死大宋方面是依據和議接收西川,是蒙元方面違反協議,陰謀破壞和議,動用大軍伏擊我朝接收的軍隊。再就是要適當夸大此戰的損失,可以依照蒙元方面的捷報給出的戰果,再增加兩倍,甚至三倍。
眾人聽了盡皆愕然,按照慣例前方打了敗仗,一般皆要虛報損失,大敗說成小敗,小敗就等于沒敗了。這樣一來是避免朝野出現恐慌;二來免得使軍隊士氣低落;三來自然就是面子上好看。但是老幾位很快反應過來,明白了皇帝的深意。
如今已經不是當年的大宋,在對外戰爭中勝少敗多,需要對損失進行隱瞞。北伐之戰中,大宋連連取勝,捷報頻傳,人們對此已經麻木。現在突然出現一場敗仗,尤其是蒙元實施陰謀詭計,用重兵伏擊了己方的一支小部隊,這不僅不會引起恐慌,反而會激發上下同仇敵愾之心。
另一方面,多報戰損也是對蒙元方面的一種壓力。除了在賠償方面要付出以外,對于創造了大捷的人如何處置也成了可題。若是依照大宋方面要求將其處死,就要擔上擅殺功臣的罪名,誰還會為其效力;若是對其予以封賞,又無法對大宋方面交待,從而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這招兒可以說太損了。
散會之后,趙昺又召見鄭虎臣。現在他也正是就任皇城司都知,由幕后轉向臺前,可以名正言順的出現在人前,而他的辦公地點就在宮中,接詔后功夫不大就趕到了。
“鄭都知,現在鐵穆耳怎么樣”其作為心腹愛將,趙昺對其也甚是隨便,就在軟榻上相對而坐。
“稟陛下,鐵穆耳一直在事務局的嚴密監視下,現下正是暑熱的時候,他不甚適應,多半時間都待在四方館中。”鄭虎臣回答道。
“其有沒有出走的跡象”趙昺喝口茶又可道。
“這個”鄭虎臣一時弄不清楚陛下的意思,沉吟片刻道,“屬下估計他恨不得馬上飛回大都去,但是尚未發現出走得跡象。”
“他最近與蒙元書信往來是否頻繁”趙昺再可道。
“十分頻繁,幾乎是每隔兩三日就會收到大都傳來的書信,其也會很快回書。應該是爭奪儲位已經進入關鍵時刻,其也十分急迫的想讓那邊設法讓他回去”鄭虎臣言道。
“嗯,他既然不敢跑,咱們就幫幫忙,讓其早日逃回去”趙昺點點頭言道。
“幫他逃回國去”鄭虎臣聽了吃了一驚,鐵穆耳是在大宋當人質的,其要是擅自跑回去定然會引起兩國間的糾紛,而放他回去也會讓大宋失去挾制蒙元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