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進入了六月流火的時節,文淵殿中即便擺著冰盆也讓人汗流浹背,但是小議事廳中的幾位大佬火氣很大,不時傳出爭論聲,在門外侍候的小黃門都躲得遠遠的。他們雖然不知道皇帝召集幾位大佬商議的是什么事情,可連續三天依然沒有結果,此時也知道是關系國家的大事,而這個時候還是離的遠些為妙。
“陛下,此次北伐臣以為不宜越過燕京,應在收復京東、京西和陜西止步,勿要在北進,以免重蹈昔日覆轍。”一番爭論之后,陸秀夫依然堅持自己的意見。
“吾以為陸相所言極是,蒙元雖然勢衰,但他們在黃河兩岸集結了十數萬大軍,在大都周邊又有十數萬精銳侍衛親軍。而越過燕云將要進入草原,敵必會不惜代價糾集所有兵力力戰,且大都城高壕深,又屯有重兵,又為其都城,敵軍自然不會輕易放棄,一旦久攻不下陷入苦戰,對我朝將十分不利。”王應麟道。
“王相之意是仍堅持以收復我朝舊地為限,待鞏固之后再圖進取”趙昺點點頭問道。
“正是,我朝失去中原已經近二百年,更是先后歷經契丹、女真和蒙古統治,早已物是人非,而收復舊地陛下之功亦可留青史,傳后世”王應麟言道。
“陛下,臣等明白陛下收復燕云,將韃虜遠逐塞外的大志,但此事還需謹慎,一旦失敗則就是潰地千里的大敗,還需謹慎”鄧光薦也勸道。
“臣以為就當一股作氣,收復中原,滅亡蒙元”韓振言道。
“北伐宜早不宜遲,一旦鐵穆耳穩住局勢,完成漢化,國力增強,彼時就已經錯過良機。當下北伐雖有困難,但比之在瓊州之時已經是大為改觀,不要再猶豫不決”江璆言道。
“北伐事關國運,諸位各有權衡,但亦應以大局為重,而非抱守這半壁河山,錯過良機,遺恨終生”文天祥言道。
“不錯,此事關系重大,諸卿所慮也非不當。但北伐之事已成定議,即刻籌謀,不得延誤”對于北伐,現在高層已然達成共識,分歧在于進攻的幅度,幾次會有仍爭執不下。趙昺見今日又無法做出決定,也只能暫時擱置。
“臣等遵命”眾臣起身齊齊施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