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遠夏給家里能做飯的人排上班,輪流為大家做飯。二十幾個人的飯可真不好做啊,工作量大,口味雜。
唯一慶幸的是家里安裝了洗碗機,否則洗碗都要愁死,一頓下來至少有六七十個碗。
不過這種吃大鍋飯的感覺還是挺有意思的,每次做飯的時候,都是兩個廚房同時開工,做好后端到一起來吃。
家里偶爾還會有親朋來串門,這個年,過得真跟打仗似的熱鬧。
到年初四,就陸陸續續有人離開回去,孩子們不舍得離開,哭鬧成一團,哄了這個勸那個,允諾了暑假再一起玩,這才勉強將人給哄住。
北京的、西安的、深圳的陸陸續續離開,家里也漸漸恢復了安靜。
遠夏也要準備上班了,他注意到文博有點蔫蔫的,便摸摸他的腦袋“兒子,你好像有點不高興。”
文博說“哥哥們走了,有點不習慣。”
遠夏說“不是可以打電話,還能聊視頻么。”
“那也不能一起玩啊。”
“等放暑假了,就可以一起出去玩了。”
文博點頭“嗯。”
遠夏說“我那天聽見你們在聊考大學的事,商量出啥了”
文博撓撓頭“毛毛哥哥提議我們一起考到北京去上大學。”
“可以啊,到時候你們三個又都能在一起了。”
“冬至哥哥不太同意,他怕自己考不上。”
遠夏挑眉“北京又不止清華和北大,還有好多其他的院校。”
“可是不上清華和北大多沒面子啊。”文博說。
遠夏哈哈笑“傻孩子,清華北大一年才招幾個人難道北京其他的院校就不招人了”
文博又說“也是啊,我去勸勸冬至哥哥。”
遠冬兩口子為兒子的學習也是操碎了心,起初擔心他考不上高中,想讓他回北京去上學,他又不太愿意離開父母,咬著牙說自己能考上。
遠冬都準備好了兒子要是考不上高中,就送他去美國上高中了。結果這孩子最后一學期爆發,居然考上了高中,還不是壓線的那種,上了個區重點,暫時了卻了父母一個心病。
不過遠冬和常樂對冬至的成績依舊憂心忡忡,他的成績在班里也是不上不下的那種,高考可不會像中考那么簡單,突擊一學期就能考上大學了。
重陽給他提了個建議,讓他學藝術,美術音樂甚至表演都成。
可冬至這孩子對那些都不感興趣,受歷史老師出身的姥姥熏陶,他對歷史尤為感興趣,每天抱著歷史書啃,才高一,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已經被他啃完了。
談起歷史典故來頭頭是道,唯一的壞處就是眼睛近視得厲害,已經戴上了400度的近視眼鏡。
遠夏覺得這也沒啥,冬至要是喜歡歷史,讓他去當個歷史學家、考古專家也沒什么不行,反正也沒什么經濟壓力,咱們中國的歷史文化也還是需要研究傳承的。
過完年后,特力克先回了北京,郁知文和老爺子還留在越城,南方的春天來得早而且熱烈,老爺子想感受一下南方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