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接到信,立馬安排家中的一切,趕到肅陽來了。
幾個小的從小就沒怎么跟爺爺相處,感情說不上多親厚,但此刻見到爺爺,都無比興奮。家里有了大人,他們就有了主心骨和安全感,大哥雖然能干,但也不過是個大孩子。
遠夏也非常感激爺爺這么快就趕了過來,這個年紀這個年代的老人,背井離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遠德厚今年七十了,他頭發花白,滿面塵霜,腰桿倒是筆挺。他是個手藝人,有活做的時候就不下地,因而不像同齡的農村老人那樣老態龍鐘。
遠德厚到后不多久,便跟遠夏商量,想帶他們兄妹五個回老家“在這里喝口水都得花錢。你們跟我回老家算了,爺爺有門手藝,每年往隊上交一點錢抵工分外,還能剩下一些。家里還有些自留地,可以種菜,應該能養活你們兄妹幾個。”
遠夏拒絕了“爺爺,我們不回老家,就在肅陽。我還有半年就要參加高考,如果考上大學,每個月都有生活補貼,我還能勤工儉學,每個月都可以寄錢回來。如果沒考上,那就進廠上班,我能養活你們。”
遠德厚有些著急“可是我在這里就沒法掙錢了呀。”
遠夏說“能的,爺爺。肅陽也有人打家具啊,或者看能不能找點小生意做,不可能掙不到錢。我爸去世后,國家一次性發了一筆撫恤金,大部分被我媽花了,她給了我三百多,小秋住院花了一些,我這里還剩了兩百來塊,能支撐幾個月,這幾個月咱們肯定能找到掙錢的法子。”
遠德厚看著大孫子,沒有說話,而是在心理盤算著事情的可行性。
孫子孫女都是城里戶口,回老家也沒法像村里人一樣掙工分分口糧,六個人全靠他一人掙工分,說實話壓力是巨大的,哪怕他有一門手藝。
他每天給人做工掙兩元一天,給隊里交一塊五,剩下五角錢養不活五個孩子,而且也不是每天都有活。
他想帶孩子們回去,是仗著自己這些年攢下了一點微薄的積蓄,且農村的生活成本遠比城里低,無論如何也不至于讓幾個孩子餓死。
只是回了農村,以后想進城就難了。他思前想后,覺得可以冒險一試“那就先不回去,看看再說。”
說服了爺爺,遠夏很高興,他拿出一百塊錢給爺爺“這個爺爺拿去買菜。我這里還留了一些,留著交房租和水電費。”
遠德厚不收他的錢“爺爺這里還有點錢,不用給我。”
遠夏說“這么多錢放在我身上不安全,還是交給爺爺保管吧。”
遠德厚這才收下來。
遠德厚一來,幾個孩子的生活質量明顯得到了改善。
遠夏的奶奶很早就去世了,獨居多年的遠德厚生活技能不錯,會做飯,做得還不錯,會收拾房間,老人雖然寡居,但是個很干凈整潔的人。
爺爺來后,遠夏就將家交給了爺爺,自己專心學習,好讓期末考試看起來不那么慘淡。
今年冬天非常冷,臨近年關,天氣都未有轉暖的跡象。這幾天北風呼嘯,天氣預報說最近可能要降大雪,結果這天吃晚飯時,雪真的下起來了。
遠夏已經記不清多少年沒看到大雪了,但印象中,他年輕的時候,老家還是年年有大雪的,大概是當時工業化程度太低,人類活動對氣候影響甚微。
今天的雪真不算小,一開始還是沙沙的雪粒子,天黑之后,就變成了鵝毛大雪。
同學們既興奮又擔憂,興奮的是下雪好玩,擔憂回去路上不安全。
剛上了一節晚自習,學校就下達通知,讓提前放學,怕雪厚了回家路上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