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這才意識到,遠夏不僅僅是學習刻苦認真,而且他是真厲害,真有能力。
劉楊決定也要好好跟科技社的人學學,讓司紅錦對自己另眼相看,遠夏能學會,自己肯定也能學會。
劉楊對遠夏說“小六,我也想組一臺電視機,你能幫我嗎”
遠夏瞥他“你組裝電視機干什么放哪兒看”
劉楊說“做好后送給紅錦,告訴她是我自己組裝的。”
遠夏似笑非笑地說“一個顯像管就得九十多,還有其他的零件,加起來得一百好幾,你確定要送”
劉楊撓撓鬢角“是有點貴啊,我家里一個月才給我二十塊錢,我就算一分不花,湊一個學期也不夠。那能不能做個便宜點的東西又顯得我有能力。”
遠夏說“你組個收音機吧,那個便宜不少,二三十塊錢應該能搞定。電子管收音機,也挺有排面的。”
劉楊眼睛發亮“好啊去哪兒買材料”
遠夏說“這個啊,你不如去找紅錦師姐,問她去哪里買,最好是讓她陪你去買。”
劉楊大喜,用力拍遠夏的肩“好小子,真有你的,這主意好看不出來啊,你居然這么有心計”
遠夏鄙視他“你還說追女朋友呢,這點小九九都沒有,怎么追得上”
劉楊抱拳“佩服佩服”
遠夏擺擺手“趕緊去吧。我有事忙去了。”
他說忙不是假的,屈俊清教授約了他周六下午去機械廠,遠夏自然不能錯過。
遠夏對越城機械廠再熟悉不過了,日后它會重組成為興越工程機械集團,興越也是行遠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之一。
只是這會兒,它還是個吃大鍋飯、靠生產柴油機為主的機械廠。
屈俊清是機械廠的技術顧問,不過廠子十余年如一日生產著同幾款產品,他這個技術顧問很長時間都只掛個名而已。
最近機械廠開始思變,打算生產新產品,新產品自然需要重新研發,屈俊清這才有了用武之地。
“廠里產品二十年都沒有更新迭代過,生產出來的產品非常低效,賣不出去,造成產品大量積壓。這幾年欠了不少錢,政府的、合作廠家的,市政府給壓力了,催他們還債,廠里才開始考慮推出新產品。”屈俊清跟遠夏解釋。
這是改開前國企最常見的問題,生產資料由國家統一調配,廠子只需開工運轉生產,不用考慮市場,哪怕貨物堆積賣不出去,也不影響發工資。
遠夏憂心忡忡“國家已經開始改革開放,會慢慢放開外國產品進口,到時候跟外國同類產品一競爭,要是還不思進取,咱們的市場都要丟啊。”
屈俊清重重嘆息“就是這么回事。唉,這些年大家大鍋飯吃得太安逸了,沒有危機意識。”
到機械廠后,屈俊清和機械廠的研發人員一起商議新產品的結構圖,遠夏便在一旁安靜觀看。
屈俊清以為他在學習,其實他看出這結構圖還有改善的空間,不過他沒插嘴,這是機械廠的命運,遠夏并不想改變什么。
況且他也不便插嘴,他才上了多久學就知道這個,讓屈教授怎么看他
屈俊清和研發人員討論完正事,又領著遠夏去車間參觀。
遠夏看到一些工人聚在車間外悠閑地抽煙聊天,見人來了只抬抬眼皮,繼續該干嘛干嘛。反正都是國家發的工資,干多干少都一個樣,只要不違法犯罪,誰也沒資格開除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