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遠夏又帶著秦林跑了一些日子,并開始放手讓他自己去鍛煉,一開始效果必然不怎么樣,磕磕巴巴,還有點兒放不開。
但漸漸地,他就熟練起來了,厚臉皮是練出來的,臉皮一厚,人就從容多了。遠夏說了,自己不覺得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遠夏帶著秦林跑了半個月,教會了一切流程和細節,開始打發他單獨去跑業務。
在他倆的努力下,這半個月他們賣了有上千斤螺絲,但跟庫存的幾噸螺絲相比,可以說是九牛一毛。
也難怪郁行一會擔心,銷量這么低,總不能生產一次就停工幾個月吧,而且不是所有的貨款都能及時收回來。
但遠夏卻說沒問題,會好起來的。他又讓崔平生幫自己買了幾噸鋼材回來,這次主要生產螺母螺帽。
郁行一說“不是還沒賣完嗎怎么又開始生產了。”
遠夏說“這個月底越城要舉行行業交流會,來參展的廠家一定非常多,到時候我們也去參個展。”
這是遠夏打翻身仗的秘密武器,當年他和郁行一創業之后,起初那兩年只能算勉強維持溫飽,后來他們打聽到這次行業交流會,跑去參加,便遇到了他們的大客戶,賺到了第一桶金,從那以后就順風順水地發展起來了。
郁行一說“又有行業交流會跟那年我去沈陽參加的一樣”
遠夏點頭“對。”
郁行一問“能拿到參展資格嗎”
遠夏笑著說“拿不到也沒關系,我就在展會外面擺攤。比國營企業的價格便宜,我就不信沒人要。”
郁行一說“我們已經把縫紉機拼裝出來了。現在已經在拆解電動縫紉機了。”
遠夏笑了“這么快,看樣子我得抓緊時間賺錢啊,好有錢做電動縫紉機。”
郁行一問“電動縫紉機也在我們廠里做嗎”
遠夏說“我得去找別人廠子生產零部件,然后帶回來自己組裝。”
郁行一說“目前來說,這樣恐怕是最好的,那些零部件加工的機床對我們來說太昂貴了。”
“是的。”
遠夏忙著生產,秦林則帶著螺絲到處跑。
還別說,這小子走了狗屎運,沒跑幾趟,就給他在隔壁市訪到了一個大客戶,月需求量上噸的那種。
遠夏非常高興,給他設了個提成額,百分之一的提成,每賣出去一百塊錢,他就能拿到一塊錢的提成,賣出一噸螺絲,就能拿到四十塊錢提成。
也就是說,秦林一個月光提成,就能比工資差還高,這小子自然跑得是越發來勁了。
遠夏給秦林發提成,當然也要給李寶根和張亞軍發獎金,他們在工廠也是兢兢業業地干活。當然,獎金肯定不及提成高,畢竟現階段工廠還在虧損狀態呢,還欠著軸承廠不少的材料費。
希望月底的交流會能順利,到時候就不愁沒錢還債了。
作者有話要說求專欄收藏和關聯文預收重回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