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主任見多識廣,自然知道遠夏說的意味著什么,便說“你哪里來的技術”
遠夏說“我跟越城大學的教授合作,他們幫我研發的產品,不過目前我們還沒法自己生產發動機,發動機需要從日本進口。”
遠夏又說“我能跟你們廠長面談嗎”
業務主任沉默片刻,說“你稍等一下,我去問問。”
幾分鐘后,遠夏見到了廠長薛賢。
薛廠長五十多歲,他看著遠夏,笑著說“年輕人,我不覺得我們有合作的必要。你知道我們廠縫紉機年產量是多少嗎三十萬。而你才賣了幾臺”
遠夏說“那薛廠長知道飛蝶牌縫紉機年產量是多少嗎”
薛廠長愣了一下,不情愿地說“他們更好一點。”
遠夏笑著說“我聽說年產量不低于100萬臺。貴廠和他們相比,恐怕不具備競爭力吧。”
薛廠長啞口無言。
遠夏說“我還是那個說法,未來會是電動縫紉機的天下。不管你們信不信,這是發展規律決定的。一百年前,中國應該極少有縫紉機吧,那個時候人們都是靠手縫。而現在,中國擁有縫紉機的數量有多少怕是有幾千萬臺了吧。未來,電動縫紉機必定會取代腳踏縫紉機。如果不及早進行技術革新,將來怕是不會有立人這個牌子了。就算飛蝶牌不改進技術,也照樣會被淘汰。”
薛廠長沉吟片刻“你既然自己有技術,為什么不自己生產,要找我們合作呢”
遠夏攤開雙手“我是有技術,但是我缺錢啊。我這次去參加廣交會,在展會上看到不少美國、德國、日本的電動縫紉機品牌,他們賣得最便宜的電動縫紉機單價都在一萬以上。而我賣七千,這個價格競爭優勢非常明顯。但是,我因為缺錢,備貨極少,不敢接大單,甄選過后,才簽了三百臺的單子。就算這樣,我也做不來,因為我縫紉機里的電動機需要從日本進口,對方一臺索價4000元,也就是說,我需要先花120萬購買電動機才行。所以我來尋求貴廠合作。”
薛廠長問“你想怎么合作”
遠夏說“你們幫我從日本進口電動機,我負責生產和銷售,利潤四六分成,你四我六。”
薛廠長笑了“你這不就是跟我們借錢么。”
遠夏說“對啊,我就是缺錢啊。不知道薛廠長有沒有合作意向”
薛廠長說“這這樣對我們廠子也沒什么長遠的好處啊,我不覺得有合作的必要。”
遠夏說“我還有一個方案。由你們負責加工,你們的工人可以學到組裝技術,分成是三七開,你三我七。但是你也可以接單,你們接到的單,利潤分成也是三七開,我三你七。五年后,我將技術轉讓給你們。”
薛廠長本來聽他說得十分離譜,但聽到最后一句的時候,他閉上了嘴,他想要的,不就是電動縫紉機的技術么。
薛廠長沉默片刻,說“這事我一個人做不了主,我們需要開個會,討論一下可行性。”
遠夏抬抬手“這是應該的,請便。我在這里等消息。”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