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夏趕緊用肅陽說“我是建寧的,肅陽縣。”
老何笑了起來“還真是老鄉。你們來這里做什么”
郁行一說“我姐姐以前下放到這里,很多年沒聯系了,我想打聽一下她的消息。”
老何說“叫什么名字”
郁行一答“郁知文。憂郁的郁,知識的知,文化的文。他是1969年到144團的,在17連。”
老何皺起眉頭“有從越城來的知青老鄉我沒印象。”
遠夏補充說“她在南京長大,是從南京來的。老家是越城的。”
老何說“這還差不多,這個具體要問她所在的連隊了。你們吃飯了嗎沒吃在這里吃吧。”
遠夏說“還沒有,謝謝老鄉。”
老何熱情地幫他們去打飯,遠夏看老何的牙齒發黃,知道他抽煙,便掏出來從老家帶來的香煙,給了他一包。
老何看了看,笑著說“這是越城產的煙啊我還沒抽過呢,謝謝”
飯后,老何先陪著他們去團部檔案室調看檔案,居然還真給他們查到了,1969年調到144團17連的,上面還有榮譽記載優秀共青團員,勞動能手。但是記錄到1971年時,后面寫了幾個字失蹤,被追認為烈士。
郁行一的眼淚瞬間決堤,這正是他最害怕見到的結果。
遠夏縱使知道姐姐沒死,但見郁行一這么傷心,他的眼眶也跟著濕潤了。
老何看見兩個年輕人哭得如此傷心,也忍不住唉聲嘆氣起來,盡管這些年他看過了很多生死。
當年剛過來肯屯墾的時候,條件那叫一個艱辛,夏天溫度高達四十多度,冬天則是零下幾十度,沒有房子,戰士們就住在地窩子里。
缺醫少藥,一旦有個什么急病、受個傷,都只能聽天由命。野外還有各種野獸,處處都是危險。他的戰友犧牲的不在少數。
等郁行一情緒穩定了些,遠夏去跟工作人員打聽具體情況,對方說“我記得那年九師的牧場爆發了一種傳染病,好像是羊腸毒血癥,是從牧民的羊群里傳出來的,傳播得很廣,損失慘重,當時把整個塔城區的獸醫都調過去防治了。我們團里也派了幾支救援隊過去支援,有一隊就沒能回來,連遺骸都沒能找到。”
遠夏說“那就是說,并沒有確定我姐姐已經死亡對嗎”
工作人員說“是沒有找到遺體,所以我們的檔案寫的是失蹤。但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們都沒能回來報到,只怕是兇多吉少了。”
遠夏說“我姐姐走的是哪條路線,能說得更具體一些嗎”
對方搖了搖頭“這個時間太過久遠,也不是我安排的,我真不知道,要不然你去連隊問問”
遠夏說“好的,謝謝您”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