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夏頷首,表示贊同“這倒是,不過廣州地區本來就比較富裕,現在又是改革開放的南大門,先富起來的就是他們了,有錢享受。”
郁行一想起來“剛才誰請你吃飯呢”
遠夏跟他說了具體情況。
郁行一被驚到了“你、你要賣五千萬”
遠夏說“我就是開個價,也未必真能有那么多,我不還得先賣立人,才能賣他們么。不過至少也得兩千萬吧。”
郁行一依然很震撼“真值那么多嗎”
“當然啊,我給你算算賬”遠夏給他大致算了一下賬,說,“兩千萬,其實也就是賣一萬多臺機器就能賺回來,飛蝶這樣的牌子,我估計一年就能賺回來。”
郁行一喃喃地說“我真沒想到會那么賺錢。”
“知識是無價的,能創造天量價值,所以最值錢的還是咱們人呢,尤其是有我們郁老師這種聰明腦瓜的人。”遠夏說到這里朝他擠了擠眼。
郁行一被他說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兩人吃完飯回來,遠夏陪著郁行一去參觀設備區。
縱使是經常與機器打交道,郁行一看著精密的各種機械,還是有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
他一直以來都知道國產機械與國際相差甚遠,但那只是個觀念上的認知,這回見到實物,視覺沖擊太大了,頗有一種挫敗感與渺小感,相隔何止一道鴻溝啊。
遠夏見郁行一一邊仔仔細細地看,一邊沉默不語,也不打擾他,只是逮空就偷偷拍照片,好拿回去郁行一仔細研究。
等到當天閉館,郁行一都沒看完這個展區,遠夏也陪著看了一個下午。
回到自家的展位,員工們說下午賣得還不錯,但也沒能讓郁行一露出輕松的笑容。
下了班,遠夏跟著一起回郁行一的賓館,他要去請越大的老師們吃飯,自己在這里參展,又有門店在廣州,怎么也算得上半個地主了,自然要盡地主之誼。
遠夏問“感覺怎么樣”
郁行一露出苦笑“以前是無知無畏,現在感覺是壓力巨大。”
遠夏說“盡管差距大,也未必做不出來。”
郁行一點頭“倒也是,慢慢來吧。他們把機器已經分得那么細了,而我們還有好多都沒開始涉獵。不過好在我知道國家有些項目已經開始投建了,再有個十幾二十年,總能追趕上的。”
“是的,說不定還會彎道超車呢。行一,我打算改行了。”遠夏認真地看著郁行一。
郁行一似乎并不意外“你打算做什么”
“我在挖掘機、混凝土攪拌機和自卸車中猶豫,不知道先做哪個。當然,這都得看你的靈感。”
郁行一看著遠夏,忍不住笑起來“讓我再研究研究。”
遠夏也笑了起來,這三款機器他都做過,但目前的體量,只能先做一個,再逐個攻破。工程機械,他們終于要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來了,新產品快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