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夏解釋“載貨卡車,能夠自行卸貨的,工地上用的。”
“哦,我明白了。你現在都開始生產車了什么時候開始的”司海波十分意外。
遠夏大致解釋了一下,說“你能借我多少”
司海波說“你需要美金,我公司賬上倒是還有幾十萬。”
遠夏說“那就都幫我買了液壓泵吧。”
自卸車最關鍵的零部件發動機和液壓泵還得靠進口,國產不是質量太差,就是才剛起步,完全不頂事。
遠夏也知道,要完全實現國產自主化,這條路還要走很久,他有自行研發液壓泵的打算,中國市場如此巨大,不能全讓外國收割掉。
他知道,這會非常難,投入也會相當大。但不去做,就會永遠受制于人。當然,關鍵是要有錢,才能投入研發,所以還得趕緊造車。
第一批自卸車計劃生產500輛,郁行一有些擔心“會不會太多了”
遠夏自信滿滿“不怕,肯定能賣掉。明年啟東區就要改建,到時候肯定會需要大量自卸車。市場你就交給我吧,我來負責。”
郁行一只得點頭,他只會研發機器,對市場完全兩眼一抹黑,只能信任遠夏。
遠夏一邊萬分期待地看著車間里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邊搜刮自己的通訊錄,想從以前那些朋友中挖一些人來用,工廠想要研發各種新產品,光靠郁行一和鄭工帶著幾個研究生和大學生可不太夠用。
他給自己的舍友和科技社認識的那些朋友寫信,以開玩笑的口吻說,自己現在求賢若渴,要是想實現機械理想,換一份高薪工作,歡迎來行遠機械。
但他那些朋友同學都在體制內待得好好的,沒人愿意下海。
遠夏心想,再過兩年就好了,鄧公南巡講話之后,肯定并堅持改革開放的發展道路,屆時會有一大批體制內人的主動下海弄潮,到時候應該會比較好招人了。現在經濟還不景氣,前路一片迷霧,大家都還在觀望中。
這天遠夏看到辦公桌上放了一封信,是云南來的,一看就知道是肖云生的。
這么多年,遠夏還一直跟老朋友保持著聯系,有些人是兩三個月或者半年才給他回一次信,肖云生倒是堅持每個月都跟自己通信。
遠夏沒有馬上看信,而是先處理工作,等到下班的時候,他才將肖云生的信收進公文包里,帶回家看。
自卸車投入生產之后,遠夏和郁行一的作息才正常了起來,每天也能正常下班了。
遠夏先開車去了書店,他開的是一輛不知道倒了幾手的鈴木面包車,也花了大幾千塊錢,拿到的時候除了喇叭不響哪兒都響,勉強算四個轱轆能轉。
不過這難不倒遠夏,他花了點時間,對車子進行了大改造,現在已經跟拿到的時候已經判若兩車。用郁行一的話來說,那幾千塊錢就是買它的發動機的。
這車用來代步再合適不過,冬天可以避雨雪風寒,夏天可以遮日曬,關鍵是節約時間,他和郁行一的時間可寶貴著呢。
遠夏到書店后,從爺爺手里接過做飯的工作。兩個小的還沒放學,遠夏回得早,他自己的工廠,下班時間沒那么嚴格,不用到點才走人。
做好飯后,兩個小的才回來。
重陽今年高三,已經是個1米8的大小伙子了,嘴角開始長絨毛,不過還沒開始刮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