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系的芭蕾元素花滑節目、張素商的古典樂情緒流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后,博克在對手的壓力下居然自創了詼諧流的表演,這讓曾經被戲稱為“跳躍家”的他立刻在藝術表演的殿堂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張素商隨著觀眾們一起鼓掌,夸贊道“很棒的小丑。”
在他印象里,挑戰過詼諧風格的花滑選手并不少,也出過不少經典,但博克作為這個時代的先驅,一開始就能有這個完成度,實在是把他都驚到了。
所以他就和身邊的學生們感嘆“你們看,人果然還是要逼一逼,只要壓力沒超過人的承受范圍,那就是激發他們潛力的動力啊”
這群上古神獸們不僅換了節目,連衣服都重做了,博克的那身小丑連體衣就很好看,而背后還用亮鉆貼了氣球的圖案,張素商超喜歡的,他為此連連夸贊。
米沙和盧卡斯都有了壓力,這會兒正在活動手腕腳腕。
安菲薩就面無表情“就算你這么說,你做的那些表演服設計我們也是不想用的。”
張素商的審美在他們看來很迷,明明有些時候他可以做出很驚艷的設計,但有的時候,他的設計光是看著就讓人覺得閃瞎眼。
亮鉆太多了。
除了吉利斯、博克、卡爾這三名選手,其他的選手的嘗試其實并不成功,但裁判們都很給面子,尤其是在歐錦賽出場過的裁判,他們給分數比歐錦賽那會兒就大方多了。
來自美國、加拿大的美洲選手這會兒就很懵,因為他們之中有不少并沒有參加歐錦賽,對于花樣滑冰表演形式的變革不是沒有耳聞,但鑒于這個年代影像傳播的艱難,他們并沒有切身感受到俄系選手的沖擊,也沒被驚艷過,畢竟這年頭連有聲電影都沒流行開來
所以當美洲系的運動員登場時,大多都產生了一種自己是土老帽的感受,大家都那么時髦的改變了自己,唯有他們還是原來的老一套,裁判也不買他們的賬了。
明明原本由于加拿大的緯度偏上的關系,他們的冰雪運動發展得還可以的。
等一個金發的少年下場時,就和身邊的教練說“比賽結束以后,我們得想法子和其他人交流一下。”
教練贊同的點頭“歐洲到底是花樣滑冰的發源地,論冰雪運動,還是這邊最發達。”
金發少年沒說話,只是將目光投注到了俄國運動員的聚集地,一個亞洲青年站在俄國運動員中間,卻完全不顯突兀,周圍人看他的目光也滿是尊敬。
1882年,美國頒布了排華法案,當時有效期為十年,但到了1902年,排華法案被定為永久有效。
在理查德的心里,華人普遍窮酸小氣,愛吸鴉片,而且長得稍微像點樣子的都會賣身,他們可憐,但也有可恨之處,就和貧民窟的那些黑人一樣,只要不出現在他面前,他就想不起來這群人的存在,也懶得花力氣去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