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天庭法度,結合已有先例,不容任何辯解,曇花仙子便被禁足、封口,永世困死在先前的那塊大山石上。
而青年人幾世的慈悲之心,且不曾做過一件惡事,天庭便也寬待于他,自可留他一條性命。其善心,想來可有一番修為,于是便收了這青年人前世今生所有的記憶,將他放逐至十萬里之外的靈鷲山,于西天研修佛法,并賜名——韋陀。
靈鷲山下的一條小溪邊,青年人半夢半醒,大口飲了清甜的溪水,再洗去一身的風塵,青年人方才清醒過來。恍若隔世,心中卻如一片白紙一樣,苦苦搜尋那白紙,最終只找到兩個字,那是自己的一個名字,此時此刻,他也僅僅只知道自己名叫:韋陀。
溪邊的菩提樹下,韋陀靜坐沉思,三日后,心中便聽到了佛祖召喚。
……
佛祖問:“你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我是韋陀,我從堪忍世界來,去往‘往生凈土’,欲修得無邊佛法,再回堪忍世界。”
……
至此,韋陀便成為佛祖座下弟子。
進入佛門后,韋陀每日刻苦研讀佛法經籍,每每佛祖講經論道,韋陀必是用心聆聽體會。研習佛法外,韋陀每日必強健身體,一年之中還歷練一次遠足苦行,這樣的苦行,韋陀不知不覺已有了三十六次。
……
一日,佛祖召來韋陀,問:“至今日,你入我佛門有幾載,韋陀,你可知否?”
“入我佛門修行,不論幾載春秋,只論一日。”
聽到韋陀這樣的的回答,佛祖甚是欣慰,“四季輪回,你如一日潛心修行佛法,三十六載,轉瞬之間,至今日,你已學又大成,你可回東方故土,設‘菩提曼拏羅(道場)’,傳經授道,度大千世界之蕓蕓眾生,這便是你此后的修業。”
聽佛祖之言,韋陀誠惶誠恐,答道:“韋陀雖每日苦心修行,但卻學法不精,我佛家經籍,至今日韋陀尚有困惑之處,這如何設得道場?又如何與蕓蕓眾生傳經解惑?”
佛祖微笑點頭,說道:“佛法無邊,學無止境,遇之困惑,可踐行解惑,教化蕓蕓眾生,脫離苦海,乃我佛門宗旨,持大慈大悲之心智,每遇困惑,自會悟得解法,撥開烏云,便是朗朗乾坤,至于佛法,我佛門弟子必是學之、修之、悟之、傳之;再學之、修之、悟之、傳之,此輪回永不終滅,多一輪回,必是多一分功德。”
佛祖一席教誨,韋陀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