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陀說:“云游,修行,護持。”
住持有意留下韋陀,并許下承諾,將為韋陀開設講壇。
實際這正是韋陀東土之行的目的,不過韋陀并沒有答應。次日,韋陀便拜別住持與一眾僧人。事后,韋陀自問,為什么沒答應那住持,思量很久,他無法回答自己,這正是與佛祖面前時,自己所說的尚有困惑,此困惑不止是關于部分佛法的尚未領悟,還有世間的很多事情,自己也有道不明的地方。
東土之行,首要目的就是道場的選擇,韋陀一直認為不必刻意,隨緣就好。普度眾生,講經論道,為信眾答疑解惑、指點迷津,哪里都可以,同時蕓蕓眾生,為何要去選擇呢,倘若厚此薄彼,豈是大慈悲所為?既是如此,那為何沒有接受住持的盛情相邀?
也許這就是冥冥中的安排,韋陀自己也不清楚,他只是覺得自己仍需向東行,至于最終何處落腳,他也不清楚,他想,或許在東方的盡頭,或許面朝大海,便是最東方。
……
經過一年的云游輾轉,這一日,韋陀來到黃河渡口。
本欲渡河,卻未見船家,碼頭上確有渡船,卻沒有渡船人,渡河的客家也沒有,碼頭一片冷落。這太奇怪了,韋陀便去詢問集市上的商戶,這商戶顯得非常的警覺,見問的是渡河的事情,連忙擺手,“不知道,不知道,你快走吧,這河,你渡不得。”
不等韋陀多問,那商戶便拱手作揖,之后便示意韋陀快點離開。
韋陀大為不解,我一個和尚,又不是瘟神,怎么連句話都不敢跟我多講,這河渡不得,如何渡不得?
韋陀便又去了一家商戶,同樣的警覺,不過這家尚好。這商戶將韋陀拉到一邊,似乎生怕被街上的人聽見一樣。商戶低聲告訴韋陀,河里有妖怪,渡不得河。韋陀更是不解,即便真的有什么妖怪,不渡河就是了,這又是在岸上,說話何必如此的謹慎?
商戶告訴韋陀,說是河中妖怪神通廣大,耳朵也靈光的很,不敢說這妖怪,萬一被妖怪知道了,怕是要有性命之災。
韋陀只覺得這說的越來越離譜了,便問:“這河妖你們見過嗎?”
商戶搖搖頭說:“我沒見過,不過有人見過,大概見過的,大多都死了,都被那妖怪給吃了,所以這河渡不得,那渡船只要一離開碼頭,那妖怪就會把渡船給拱翻,這船上的人,一落水,便被那妖怪給吃了。”
韋陀還是不解,便說:“這河里的妖怪會吃人,姑且不論,但他的耳朵有這么厲害嗎?可聽得見岸上人說話?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這是那道長說的。”
……
按這商戶的指點,韋陀便去找那道士,黃河岸邊的這個集鎮確實不小,集市上人們似乎也并沒有受到所謂妖怪的影響,買賣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