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中一長者跟著說:“我看是否可以找個牲畜來替代一下呢?如病豬、病羊啊,這豈不是更容易些!”
又有一位長者附和道,“對呀,這豬、羊,哪怕是頭驢呢,咱都可以出得起呀。”
眾人反對,這在道士預料當中,其實他也不愿意用人的性命去騙人,所以在他的故事里就著重提出要一個病孩子,他不想讓自己太缺德,他說服自己,一個垂死的病孩子,反正會死的,臨死前為他的家人賺一筆錢,這也是不錯的。其實道士起初在設計中也想過用牲畜,但他還是否定了這個方案,道理很簡單,用牲畜很容易操作,而找個小孩子,則需要一些時間,這樣一來,自己或有更充分的時間,或找機會帶著那些銀兩逃跑。即便沒機會逃跑,一旦用了一個孩子的性命作代價,那些傻子們也就沒有退路了,他們的良心使然,他們便會更愿意相信,這是一個最正確降妖辦法,如此一來,全身而退,自然沒什么問題。
道士搖著頭,擺手說:“貧道當然也想用牲畜替代了,可這牲畜比不了人,這靈性不足呀,三道降妖符的法力便大打折扣,倘若對付一般的妖怪,倒也無妨,可那王八精頗有道行,連老君的八卦煉丹爐它都可逃遁而出,故此,萬萬不可小覷了這妖怪,貧道剛才也說了,找一個醫不好的小孩子,將死的亦可,既然是醫不好的,何不用其凡胎病體,造福一方百姓呢,大家可為這孩子的父母出一筆善款,好生安慰一番便是,再者,貧道自會作一場法事,超度這孩子,也會為這孩子的家人祈福消災。”
道士的這番話頗有一些煽動性,一位長者嘆息一聲,說道:“我看也行,找一個養不起孩子的窮人家,最好是生了病的,我們可以出筆銀子,買下這孩子,這賣孩子的,有的是……”
不等這位長者說完,族長便呵住他,“四叔!你是不是老糊涂了!這等事情,我陳氏家族怎可做得,祖宗的訓誡碑就在你身后,你要不要去誦讀一下啊!”
另一位長者也說道:“是啊,祖宗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等做不得這樣的事。”
之前那位“四叔”被嗆了回去,再不敢吭聲了。
族長轉而對道士說:“道長,我且問你,就按你說的辦法,你又如何保證一定讓那妖怪腸穿肚爛?如若辦不到,你又當如何呢?是不是又要再去上天請神?”
這話說的再清楚不過了,就是不信任。這自然也在道士的情景推演中出現過,對策自然也是有的,盡管很不情愿,不過現在的情況看,不用也是不行的。
道士走近供桌,單掌指著供桌上的諸多牌位,“看來你等還是不全然相信貧道,當著你陳氏先人的靈位,貧道可以起誓,”道士說著舉起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排指著天,繼續說道:“倘若剛才貧道有半句謊話,貧道將不得好死,死后無葬身之地,成一孤魂野鬼,永世不得輪回。”
道士起了這般毒誓,看來是有一定效果的,幾位長者面面相覷,心里的天平似乎又開始向這道士一邊傾斜。
族長也有些懷疑了,這道士難道真的可以上得天去,請神問道?否則說的這般毒誓,他就不怕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