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微微清了一下嗓子,問道:“道長,你這藥丸是不是很苦呀?”
“不苦,一點不苦,這不是毒藥,貧道自制的,也都是親自試過的。”
管家的隨從又插了一句嘴,“那他怎么就淌眼淚了?”
見道士沒什么回應,隨從又說了一句,“不會是他知道馬上……”
“莫要胡言!”道士及時呵斥那隨從,“他一個病孩子,哪里懂得天數,再說,天命不可違,你休要在這里亂猜。”
管家也白了一眼隨從,這下隨從老實了,他尷尬的擦了一下嘴,便不再說話。
柴房里早已準備好了一塊破舊的木門板,在道士和管家的示意下,隨從從土炕上抱起韋鐵頭,將他放到了屋外的舊門板上,韋鐵頭一點反應也沒有。這也是韋陀后來看來這孩子像是睡著了的真正原因。
未時之前,族長召集族人,在祠堂里好一番拜祭祖先,希望祖先能夠保佑此次一舉剿滅那水中妖怪。
祭拜完之后,破舊門板便被抬到了祠堂里,道士這時順理成章的出場了,為了讓眾人盡皆心安理得,他也是一點不吝惜口舌之力,將昨晚對管家的那番什么測字、五行等等忽悠之詞,又都重新解析一通。
似云里霧里中,眾人似乎也終于看到了玄妙不能再玄妙的大吉之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韋陀才來到了祠堂,不過他來的遲了一些,當他駐足聆聽之時,道士的長篇大論已然結束,韋陀也只能跟隨人群一起去了黃河渡口。
先前韋陀在渡口附近詢問過商家,第一個商家之所以不搭理韋陀,不肯告訴他內情,這正是因為族長與道士分別都說過,此事不宜對外鄉人講。道士的確也散出風去,說是這個王八精耳目有廣大神通,能辯聽世人言語。道士以此來恐嚇眾人不要過多議論此事,其目的實際也很簡單,這等事情還是低調的好,騙完了就走,不要起什么大的風聲、大的波瀾,帶著銀子,全身而退,再好不過了。
話又說回來,倘若這道士真的能剿滅水中吃人的怪物,那么他不但不會阻止眾人過多議論,而且必然會盡可能讓這事廣為流傳,傳的越遠越好,他道士不就是混這口飯吃的嗎。
因為又是道士挑頭,韋陀猜到這多半又與所謂降妖有關,但出現了一個昏迷不醒的孩子,韋陀不知內情,他預感不好,于是跟著人群。
道士、族長領頭,隊伍向渡口碼頭走去。人群中嘀嘀咕咕的,有人小聲議論,韋陀聽不完全,也聽不清楚,所以特意挑了一個面相和善的人去打聽,也恰巧他挑中的人話挺多。經過一番交流,這才了解到道士有過一次失敗的作法降妖,之后便有了這個買來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