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等到了六月初三這一天,韋陀駕祥云從西天而來,還是千年來的習慣,來到了天目山,韋陀收了祥云,他愿意走一走,看一看這片山林。
韋陀也發現了大山石已經不同從前,大山石只有原先一半大小,而仙曇仍是那一株,依舊是圣潔的千層花瓣。
曇花仙子的禁令已除,見韋陀到來,便立刻顯現人身。
一個妙齡女子出現在韋陀面前,韋陀沒什么準備,嚇了一跳。
曇花仙子說:“韋陀,你可記得我,我是曇花仙子,你好好想一想,千年前的那一日,有一條天狗……”
“啥?”韋陀應了一句。
曇花仙子再說話時,韋陀已經轉身離去,步子還很快。
曇花仙子立刻去追,不知道什么原因,韋陀就是不理曇花仙子,還甩袖子!
“你別跑啊,我又不是老虎!你等等,聽我說呀!”曇花仙子一路追趕,一路說著三生三世的過往情緣,韋陀確實有了反應,只是并非曇花仙子所想,他飛身而去了。
曇花仙子緊追不上,這次機會竟然就這樣無疾而終了。
這是什么情況?可以說話了,韋陀為什么都不愿意聽,這點耐心都沒有嗎?曇花仙子的心里滿滿的問號。
……
聿明氏無法看到這一幕,但不妨礙他的關心,打聽到消息后,聿明氏很不服氣,便豁出命去,確切地說,是豁出僅有的魂魄。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患得患失,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我一無所有,必定問你個一清二楚!”
太上老君顧左右而言他,閃爍其辭的背后一定另有隱情,聿明氏猜的沒錯。原來太上老君不想違背玉皇大帝的意思,所以在天目山布下了障眼法,韋陀看到的根本不是曇花仙子的真身,而誤認為是一個妖艷的風塵女子,難怪韋陀不理會曇花仙子呢。
聿明氏在太上老君這里討不到說法,他不死心,歷經了千辛萬苦去了西天靈鷲山。
聿明氏是“戴罪之身”,故此他根本無法遠行,他每走一步,腳下便會滲出一滴鮮血,且有剜肉之痛,西去靈鷲山,萬里之遙,聿明氏便留下來萬里的血色足跡,可謂:不畏強權,鮮血萬里。
佛祖見到這樣一位訪者,自然禮遇有加,問清緣由,便答應幫助聿明氏完成心愿。佛祖說:“此事,還需到天庭討個人情,放心,你隨我一起去天庭。”
佛祖親自送聿明氏去了天庭。
佛祖的人情總是要給的,玉皇大帝說:“也好,既然佛祖說韋陀與曇花仙子的塵緣未了,那便讓他們了卻了這番塵緣。”
佛祖回到了靈鷲山,特意召開了佛事會。韋陀的身份顯赫,故此需要大家討論一下。
作為事主,韋陀是關系利害人,所以執行了回避條款。
沒有韋陀參會,會議上大家便可以暢所欲言,先是簡述此番情緣的起因,大家都用心傾聽,也都表示同情,此后說到了山林中韋陀見到曇花仙子的模樣,曇花仙子說:“我是曇花仙子……”韋陀慌張應了一句“啥?”
描述到這一對話時,伏虎羅漢舉手問道:“韋陀說‘啥’,是啥意思啊?是他耳朵不好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