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三說,起碼要盡力去做,爭取能拿多少拿多少,不夠的話,再想辦法,實在不行,可以去借。
錢大耕表示同意,于是兩人分頭行動,向著自己的幸福開始努力了。
金九三回家將提親的事情大致說了一遍,聽到三百兩的數字,老兩口非常吃驚,來龍去脈聽完后,也非常的憤憤不平。生氣歸生氣,事情總還是要去積極解決的,老兩口表示會全力支持,一百兩銀子可以一起拿出來,還可以去借。
現在的問題是,也不知道老錢家能出多少,就錢琬春她娘的風格,怕是不敢有大的指望,金老爹說:“他家能拿出五十兩,我看就燒高香了。”
滿打滿算,這才一百五十兩,還差一百五十兩,這又能管誰去借呢?將來又要花多少時間去還呢?
金九三實在不愿意讓爹娘為自己背負債務,“爹,這事你別管了,錢你也不用去借,我和錢大耕會想辦法的,你們放心好了。”
金老爹沒有作聲,而老娘愁眉苦臉的嘆著氣,金九三安慰道:“娘,你放心,我都跟錢大耕說好了,沒事的,這事錢大耕比我著急,我實在不行,那也沒什么,拖一拖,也不礙事的,琬春都跟我說好了,除了我,她不會嫁給別人的。”
……
錢大耕拎著菜籃子回到家,見老娘氣得鼓鼓的,便沒有直接去問。顯然這是一個很識相的胖子,他懂得策略、懂得戰術,更懂得攻守同盟。
錢大耕躲開老娘,首先去找了妹妹錢琬春,攻守同盟的構想說了一下,錢琬春便以點頭的方式表示同意。說服妹妹顯然不是問題,事實上兄妹倆到底是誰想去說服誰,都不用去計較了,利益是一致的,幸福的方向同樣也是一致的。
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錢老爹,錢大耕拐彎抹角的說了攻守同盟,錢老爹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這個……你去說就行了,我不好插嘴,你娘到時候又拿我來撒氣。”
錢大耕說:“爹啊,你不就我一個兒子嗎,兒子有難,你就蹲旁邊看著嗎?你想想,誰給你傳宗接代,誰給你養老送終,不都是我嗎,這事吧,又不用你挑頭,關鍵時候你就敲敲邊鼓,就這點忙,老爹你幫不幫吧?”
兒子說的,聽上去很有道理,老爹有一種下定決心的樣子,他咬著后槽牙,接受了敲邊鼓的角色。
“行,我豁出去了。”
吃午飯的時候,錢大耕的攻堅戰終于打響了,一家三個人持續圍攻琬春她娘,最終老娘還是妥協了,到底是自己的兒女,為了促成兒女的幸福大事,她表示可以出銀子。
狠狠心、咬咬牙,再跺一跺腳,老娘愿意拿出三十兩銀子。
“三十兩!太少了吧,這我哪好意思跟人家九三說啊!”錢大耕說。
老爹的小邊鼓也敲得咚咚響,“嗯,我們出三十兩,讓九三出二百七十兩,”老爹砸著嘴,說:“確實,不大好看。”
錢琬春也應道:“就是啊!”
“你們都別逼我了,”老娘又狠狠心、咬咬牙、跺跺腳,“好,五十兩,總可以了吧,家里的老底就這么多了,我跟你爹的棺材板總不能也拿出來吧,還嫌少的話,我就得去上吊了。”
看樣子,五十兩確實也到頭了,再擠的話,怕是老娘會反悔,到時候,一毛不拔,你還真沒辦法,于是見好就收。
老娘雖同意拿出五十兩銀子,可這心里頭卻像刀剜的一樣疼,她想想都覺得委屈,憑什么人家的姑娘要三百兩的彩禮,我家姑娘就只能要二百五十兩!我養這個女兒,還得倒貼五十兩,這上哪去說理啊!他金九三,也好意思姓金,你家有金子嗎,你就敢信金!
老娘喋喋不休的發牢騷,家里的三個人也都能接受,實際上也習慣了,總之能拿錢出來,隨你怎么發牢騷,都行,都行。不過說到了“姓金”,錢琬春、錢大耕都有話說,主要的更正一下。
錢大耕說:“姓金就得要有金子啊,我們家還姓錢呢,再說了,金九三家原本也不姓金。”
“不姓金,怎么不姓金,改姓了?他家什么情況?”老娘的好奇心又來了,尤其這種家長里短的事情。
錢琬春作了解釋:“吳越國”建國君主“錢镠”,這個“镠”字與“劉”同音,于是下令避名諱,“吳越國”所有劉氏至此改姓“金”,金九三祖上本姓劉,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