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溶走后,司空湊到鳳隨面前嘀咕,“曹若水跑這一趟是什么意思”
總不會是為了提醒大人要留意九江門吧畢竟九江門跟城門守備之間有交易,這種事情還是鳳隨最先提醒曹溶的。
鳳隨看了他一眼,“誰知道。”
他其實懷疑曹溶是知道了司空與李騫之間的關系,又不好直接去找李騫像李騫這種在文人中小有名氣的大家,也是不好輕易去勞動的,因為他們本身影響力比較大。
所以拐彎抹角的來點一點司空。
但鳳隨并不打算跟司空說透。他不想讓司空總是去找李騫,沒看見這師父才認了幾天,這孩子就跟把魂兒丟在林宅了似的,沒事兒就往那邊跑么。
司空卻在想別的事,他覺得付衍最近有些太活躍了,就好像有人特意把他掛出來當幌子似的。
司空心想,這不大対勁。
幾天之后,大理寺就公布了一則告示,號召西京城的百姓們互相轉告,官府要收繳火神教派發給教徒的線香。又打出太醫院的旗號,詳細解釋了這種線香里含有什么毒素,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
消息一出,坊間一片嘩然。
不少義憤填膺的老百姓拿著家里的線香來找官府給做主,大理寺卿也難得的主動露面了,対著圍在衙門大門口的百姓們表了態,表示務必要將斂財的重要人犯緝拿歸案云云。
但老百姓不關心官府緝拿人犯的事,他們關心的是被忽悠走的錢財還能不能追回。
這個問題,哪怕是太尉來了也不敢打包票。大理寺卿只能表示,如果抓住人犯,從他們手里找到了收斂的財物和賬冊,會按照賬冊的記錄發還財物。否則的話,甲說自己被騙走十兩銀子,乙說自己被騙走了一百兩銀子,空口無憑啊。
最后,官府專門抽調了幾個人來記錄百姓們交上來的線香,并做好記錄,各自的姓名住址,何時何地被騙走了多少銀兩等等。留著以后找到火神教的賬冊了好做一個比較。
老百姓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而且說實話,這個時代的官府対百姓是有著宛如天敵一般的震懾力的。像水滸傳里那種動不動就反出朝廷,落草為寇的,畢竟是極少數。據司空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說,雖然有不少官員都跟他的前任上司蔡茂德似的,不怎么認真當官,但也沒有誰真正喪心病狂,搞出官逼民反的事情來。
從宋遼戰事平息,締結澶淵之盟,到現在還不到百年的時間,這期間宋遼邊界一直紛爭不斷,尤其在鳳家軍打下燕州之后,兩國局勢就有些緊張起來。
有強敵在側,整個朝廷都處于一種應敵的狀態,吏治倒也沒有敗壞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司空回憶了一下,在后世有一種說法叫做鯰魚效應大概就是這種意思吧
于是這一股騷亂的風潮很快就被壓了下去。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舉報火神教的風潮,除了來官府登記自家被騙了多少錢的,還有不少人來報案,說自己家的兄弟姐妹朋友某某某,被教里的法尊法師給騙走入了教,從此生不見人死不見尸。
這種事平時沒人提起,大家還不覺得,如今一旦掀開口子,大家才發現,霍,竟然有這么多的人被帶走了
事情就這么鬧大了。
司空到林宅蹭飯吃的時候,溫娘子還跟他嘀咕,“你是不知道,咱們家里那個做飯的婆子就是信教的。她一個無兒無女的孤老婆子,不想著多攢些銀錢好養老,反而都拿去送給了什么法師”
司空聽的有些無語。
但宗教不就是這樣別說現在這種相対閉塞的社會環境了,就算是后世信息通達的時代,一樣有虔誠的教徒,一樣會為了自己的信仰奉上全部家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