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不如不成親。
他當時就是這樣的想法。
直到后來認識了司空,然后一次又一次的從他身上感受到了驚喜他的性情、人品、學識,以及詭異的來歷。
鳳隨試探的看看身旁的司空,小心翼翼的問他,“我一直在想,在你所說過的歷史當中,大宋朝后來是如何中了遼人的算計”
司空沉吟片刻,點了點頭,“路上到底不便,等回去了,找個機會,我都告訴你。”
鳳隨神色一喜,“一言為定。”
司空在得知鳳云鶴有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打算之后,就萌生了這個想法。與其讓鳳隨自己瞎琢磨,還不如直接告訴他真相吧。
金人這個部落,既然百多年后能形成規模,直接威脅到遼人的政權,現在應該已經存在了。
司空暗暗思索,最理想的狀況,就是挑唆金人直接將矛頭對準了遼人,讓他們彼此消耗對方的戰斗力,無暇覬覦大遼以南的廣褒土地。
但這種事,要籌劃起來牽連極廣,不是司空想一想就能實現的。
三月初,鳳云鶴將隨行的兩千士兵留在城外扎營,帶著一長溜的馬車和五百親衛踏進了西京城。
丞相左光書奉圣命帶領文武百官出城相迎。更有無數百姓得知了虞國公回京的消息,他們簇擁在官道兩旁,用熱烈的歡呼來迎接王朝的英雄。
也有人將目標對準了國公爺和親衛身后的馬車,一邊怒罵林玄同這個賣國賊子,一邊拿著爛菜葉子、土坷垃之類的東西砸過去。
虞國公的隨從對此視而不見。
左光書的人想攔又不敢公然去攔,最后還是請來了京畿衙門的衙役,將道路兩旁的百姓都往后趕一趕。
司空騎在馬上,遠遠的看到了張著手臂將人群往后趕的金小五。初春時節,天氣還很冷,金小五卻忙活得一腦門子熱汗。
他沒有注意到司空。
這一刻,司空深深的感受到了命運的奇妙之處。
他想,如果沒有金小五大半夜的翻墻來喊他去衙門,沒有火神教在京城里作祟,他或許也接觸不到鳳隨,更不會有后來這樣的經歷。說不定時至今日,他仍然做著一份普普通通的捕快的工作,跟金小五一起在朱雀大街上維持秩序。
當然,他并不覺得當捕快就有什么不好。但那樣一來,他的理想抱負就無處施展,而他所掌握的優于這個時代的知識,也會徹底湮滅。
所有的國家大事、前生后世,都仿佛是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事。他會像這個時代任何一個普通人那樣,平平靜靜地生活,無聲無息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