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一亂,就給了城墻上方的弓箭手更多的機會。
虞諒從最初的震驚很快就過度到了后來的見怪不怪。
當另一名小頭領從馬上被長箭掀下來的時候,他心里已經十分平靜了。他默默計算了一下射程、角度以及黑夜里的這份眼力,默默的在心里給自己的孫子豎了一根大拇指。
當真是個好孩子。
不管司空肯不肯認,他們虞家也算是后繼有人了。
城門口的混戰持續的時間不長。
遼兵退走之后,虞諒重整隊伍,留下把守城門的人,其余的人兵分幾路,沿著遼兵退走的方向追了上去。
這一夜,火把的亮光照亮了儒州城的大街小巷。無數的戰馬和士兵在儒州城的大街小巷里奔跑、廝殺,吶喊聲震天動地。
普通的百姓只能關緊門窗,抱緊了自己的孩子,不敢讓他們發出一聲哭鬧。他們膽戰心驚地傾聽者門外傳來的動靜,生怕外面的殺戮會破門而入。
天明時分,廝殺聲慢慢平息下來,有膽大的居民推門朝外看,就見到處都是斑斑血跡以及掉落的兵器,路邊的尸首也就那么橫七豎八地躺在血泊里,還沒有來得及收拾。
很快就有列隊而來的士兵,沉默不語地開始打掃戰場。又有士兵開始沿街敲著鑼,用漢語、契丹語兩種語言宣布大宋軍隊接管儒州的消息,以及一些需要百姓遵守的規定。
其實對于這樣的狀況,儒州城的百姓或多或少都已有心理準備了。在大宋的軍隊拿下順州,或者更早一些,當他們拿下燕州之后,有關他們將要收復燕云諸州的消息就和鳳家軍的威名一起傳遍了各地。
起初,大多數的遼人對此都是不以為然的。大宋的軍隊不擅長馬上戰斗,而且他們還沒有那么多的戰馬。在過去的那些年月里他們也不是沒有北伐過,后來不是有了澶淵之盟嗎
但隨著戰局的推進,他們的態度開始變得慎重了起來,覺得事情的發展與他們的猜想有了不小的出入。鳳家軍強勢的態度,也逐漸改變了他們對于大宋的軍人所固有的那種軟弱好欺的印象。
北境的風向開始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至于普通的百姓,他們已經適應了漢遼混居的狀況,對于一州刺史到底是漢人還是遼人,其實并沒有太多的想法那些事距離他們的生活實在是太遙遠了。他們所希望的只是生活安穩,上位者不要抽調民夫去打仗,去修建什么工事糧價也最好不要飛漲。
與儒州城里遼兵的負隅頑抗相比,他們反而顯得很順從。
與城南的順利過渡不同,城北門的廝殺一直持續到了天亮之后。
邵通率領手下的數千名精銳被鳳隨攔在了北門外,鳳隨一桿直接鎖定了邵通。待司空帶著人從城南趕過來時,這兩人早已殺得天昏地暗,不知今夕何夕了。
虞諒與司空各領一隊人馬,將集結在一起的遼兵沖散。等他了結了面前的敵人,一個轉頭,卻被司空凌厲的攻勢又驚了一下。
司空一臉兇氣,一刀劈下去,將馬背上的一個敵人幾乎劈成了兩半兒。鮮血飛濺開來,令沐浴在鮮血中的司空宛如一尊殺神。
分神也只是剎那間的事,很快,虞諒又投入到了新一輪的廝殺華中去。但他的腦海中卻到底留下了這樣的印象這個孫子了不得,一把寬刀使的,比他老子厲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