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的改變使得龍駒先生文風隨之一變,返璞歸真,重劍無鋒。如果說龍駒先生之前的名聲只是讓人重視的話,改變后的龍駒先生才讓人敬重。
但是李九天卻知道,老師圓潤的手腕背后其實也算是一種妥協,至少在和貴族的交際中,雖然依然沒有多少共同的語言,卻不再如同過去那般爭鋒相對。老師的這一句話,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信豐大學把劉危安棄之門外,劉危安也是蠻狠的性子,竟然發動議論之戰讓信豐大學土頭灰臉,不過,終究小視了信豐大學的能量,一力降十會,頃刻之間,就讓劉危安的一切努力變成了無用之功,不過,終究還是有些影響的。
劉危安選擇在這個時候見老師,時機太敏感,以老師見獵心喜的習慣,如果見了劉危安肯定會忍不住收下這個徒弟,到時候,對于信豐大學來說就不是灰頭土臉那么簡單了,而是打臉。
10年前的龍駒先生是不會在乎所謂的信豐大學的臉面的,但是劉危安終究是生錯了年代。
但凡上位者,都有一雙識人的眼睛,李九天自問對于冰鑒、麻衣神相、藏地研究遠遠超越電視上那些所謂高人一等的專家,這些年暗中也看過不少人,雖然其中有些變化,但是八九不離十,但是對于劉危安,卻有些看不透。
他知道老師對于玄學和黃老之術并無深略,卻不知為何對于隔著窗子遠遠望了一眼的劉危安如此惜才,不過,這個問題他沒有問出來,他從來習慣自己找答案。
“換做你是劉危安,你此刻會如何做”龍駒先生看著這個最得意的弟子。
“我會找到信豐大學的領導和他說,紫禁城有一座大理寺,想去參觀一下。”李九天微笑道。
“你啊,你啊。”龍駒先生哈哈一笑,轉身進入了房間,“該收拾一下了,明天就要走了,火星雖然氣候干燥,卻適合居住。”心里卻在想這個學生,雖然表現的低調沉穩,骨子里卻充滿霸道和剛硬。
大理寺是大漢王朝的最高法院,如果真的鬧到大理寺去了,即使信豐大學最后贏了,名聲受損卻是必然的,他的這個學生根本就沒想過妥協,與其說是威脅,估計更多的還是報復。
李九天從小就不是一個吃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