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找到許縣令,跟他說了要把韓嬤嬤帶走的事兒。
許縣令是立刻答應下來“此婦是當年玲瓏畫舫案的重犯,理應交由金陵府處置。”
言下之意,只要金陵府府衙沒說什么,你們就把她帶走吧。
上官卓跟鄭英謝過許縣令。
在兩人回金陵府之前,特意詢問了是誰告發的陸老爺子家,又是怎么發現的韓嬤嬤
許縣令記著顧錦安的情,沒有吝嗇,把大半的功勞推到顧家的身上,薛老他也提了。
可上官卓跟鄭英聽到薛老是金陵府傅家的老管家時,臉色變了一變,沒有提出見薛老,只說了想見見顧家人。
許縣令聞言,覺得薛老或者傅家應該有點不小的事兒。可他清楚,這世上有很多事情你不能知道得太多,便識趣的沒有再提薛老,而是讓人把顧錦安、尚秀才喊來,見了鄭英跟上官卓。
顧錦安跟尚秀才早在鄭英和上官卓來縣城那天,就被姜家人接到姜府住著,等著兩家的少爺見他們。
在等待的三天里,尚秀才怕顧錦安想太多,特意開解他說“咱們此番特意等著見那兩位,你心里不必有任何不舒坦的地方,畢竟咱們的出身擺在這里,就是不如人家,這做人總是要適時低頭的。而你將來要為官,這做官沒有點人脈靠山可不成,你如今多結識幾個貴友,對自己將來的官途有好處。”
而這樣有恩于人的結識方式,并不廉價。
顧錦安笑道“先生放心,學生的心里并沒有不舒服,也沒有低人一等的感覺。”
顧錦安說這話的時候很淡定,但他不過是個十五歲的少年,從來沒有跟真正的世家豪族子弟接觸過,還是有些緊張的。
可在他見到鄭英和上官卓后,緊張是一掃而空。
兩人雖是世家豪族的貴公子,身上有些傲氣,卻不跋扈,跟他討論過四書文后,對他是刮目相看。
三人年紀差不多,又都是讀書人,不過面談半天,已經是相見恨晚。
在顧錦安臨走之時,上官卓跟鄭英分別送給他一塊玉牌。
“顧兄若是去河安府府城、臨河府府城、金陵府等地,只要看見跟玉牌上的圖騰一模一樣的店鋪,但凡進去,定會有人招待。若是遇到急事難事,也可用此玉牌去店鋪求救,自有人相助顧兄。”
顧錦安知道這是重禮,鄭重接過,說了道謝的話。
見過鄭英跟上官卓后,顧錦安跟尚秀才就回了大豐村。
而陸家全家被充作官奴的消息,也傳到大豐村。
大豐村的村民,特別是何家人,那是高興得不行,幾乎可以說是喜聞樂見。
何村長更是定了好幾頭豬,說要殺豬吃肉,何家人好好慶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