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知府接過一看,見上面的日期真是七月半的時候,又想到包氏的慘死、以及鄒家的那些腌臜事兒,來回走了一圈,終于拍桌子道“判吧。”
胡通判皺眉,提醒道“大人,這要是判了,包氏的兩個兒女就會被送給包家撫養包氏的女兒還好說,那個兒子可是個成了丁的男丁,要是上面追究下來,這可是包庇之罪。”
梁知府是一府主官,這點擔當還是有的,說道“包家父子一是舉人,一是秀才,皆是身有功名之人,在府城有些名望,他們家又是苦主,女兒確實慘死于鄒家。且包家在七月之時就遞了和離書,咱們判了也沒事,包家不算給兩個外孫取巧脫罪。”
要是他連判這個案子的決斷都沒有,京里肯定會覺得他怕事,就算有什么好職位,也不會考慮他。
再來就是因著兩府知府勾結水匪的事兒,如今江南的文人狂士鬧得相當厲害,包家是讀書人家,也是苦主,他要是站在包家這邊,還能熄熄文人的火氣,讓他們夸上自己一頓。
“成,下官這就去辦。”胡通判得了梁知府的主意,放心離開,去前面公堂把案子給判了。
“鄒家不仁,不顧姻親之義,壞兩姓之好,草菅人命又虐待子孫,殘暴毒辣至極,本官宣判”
胡通判念了一大通的詞,反正最后就是判包家贏了。
包家跟鄒家割袍斷義,斷絕一切關系,以后老死不相往來;讓包家代包氏跟鄒玉乾和離,擇日去田福縣鄒家起墳,把包氏棺木運回包家安葬;可接回鄒承祖與鄒蘭華兄妹,但兄妹倆必須改姓,出鄒家族譜,以后不再是鄒家人。
包老爺子拿到這份判決書,終于撐不住,暈了過去。
包大舅跟包氏族人手忙腳亂的把包老爺子抬去醫館急救,這才把包老爺子救了回來。
包氏族人跟包家三親六戚是齊齊松了一口大氣,抹著額頭上的冷汗,心下慶幸的嘆道老天爺保佑啊,總算是跟鄒家斷絕關系了,不然他們全族都要完。
包老爺子醒來后,是一刻也等不及,讓包大舅帶著判決書跟家里的十幾個下人、十幾名包氏男丁、又花錢雇了府城鏢局的二十名鏢師,浩浩蕩蕩的去田福縣接人。
包大舅先去了縣衙,把府城衙門的判決書給許縣令看了。
許縣令驚訝,心里很是佩服梁知府,敢在這個時候站在包家這邊,魄力果然不是他能比的。
“既然知府衙門判了,你們就去鄒家領人吧。”
姜縣尉很了解鄒家人的德性,怕鄒家其他人會鬧,主動請命跟著包家人去鄒家接人。
包大舅是感激不盡,鄭重的對姜縣尉作揖“某,多謝姜大人。”
可即使有姜縣尉親自帶人去鄒家,鄒夫人、鄒玉坤媳婦以及兩個兒子還是大哭大鬧了一場。
“憑什么,憑什么讓他們走都是鄒家人,要死就該一起死,他們不能走,要走就從我的尸體跨過去”鄒玉坤媳婦是嫉妒死包氏有這樣的好娘家,再看看自己娘家那群貨色,是撒潑打滾的不讓鄒承祖兄妹走人,還要拉著他們一起死。
鄒承繼兄弟也有樣學樣,跟著躺在地上哭,不許包家人把鄒承祖兄妹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