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意外的是,他的腳下竟是穿著木屐。木屐做得精細,穿起來不見鄉下農人的粗陋,反而盡顯灑脫不羈。
羅慧娘說宅子壞話被主人家逮到,趕忙解釋道“大叔您別生氣,這都是鎮上人說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不是故意說您家宅子不吉利的。”
在老家,要是敢說別人家的宅子鬧鬼,是會被人揍的。
夏先生昂頭一笑,說一句“小姑娘倒是純樸可愛,不錯。”
又看向顧錦里,打量她一眼“你也不錯。”
眉目沉穩帶著篤定,眼眸靈動帶著生機,有著成年人的穩重又不失小姑娘的機靈。
“夏先生好。”顧錦里跟羅慧娘跟夏先生打招呼。
夏先生笑著擺擺手,對她們道“進來坐坐吧,只是我們剛來,家里亂著,沒人招待你們,你們且自己玩吧。”
言罷,轉身向著宅子前院走去。
“好。”羅慧娘高興的應著,拉著顧錦里跟上夏先生。
顧錦安關上后門,也跟了上來。
顧錦里問他“尚叔呢”
是尚秀才陪著顧錦安去金陵府找鄭家、上官家的,應當是一同回來才是,卻沒有見到尚秀才的蹤影。
顧錦安道“在姜縣尉家,尚嬸跟元元在姜家住著,先生剛回來,姜家留他住兩天,估摸著明后天才能回來。”
姜氏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元元,尚秀才不在家,姜夫人擔心女兒住在鄉下不安全,把她們母女接回姜家住著。
顧錦里聽罷點頭,看著夏先生走得袍袖翻飛的背影問道“這位夏先生”
顧錦安知道她會問,把夏先生的來歷告訴了她。
夏先生名夏固,字長垣,號鼎公,給鄭家、上官家都做過門客,后來離開了兩家,搬到金陵府郊外的莊子居住,住了將近十年,膩歪了。
通過鄭家、上官家結識顧錦安后,知道他是住在慶福鎮鄉下的,便跟來這邊定居,打算住上個年的。
顧錦里皺皺眉頭,問道“這么輕率就決定來住個幾年”
顧錦安笑道“夏先生桀驁不馴,年輕時曾經周游大楚、大戎,乃至東邊的鄰國,還曾經搭船出過近海,在海島上住了一段時日,是個飄忽不定的人。他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搬來慶福鎮住幾年,融入市井鄉民中,沒啥稀奇。”
不過
“夏先生不想外人知道他的身份,你自己知道就好,對別人不要說夏先生的底細。”
夏先生來鄉下是想過平淡日子的,并不想受太多關注,雖然他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經收起狂性,開始隱居,但他年輕時做過的事情太出名,要是讓別人知道了,難免會有學子紛沓而來。
夏先生是個脾氣乖張的人,他不喜做官,卻喜歡考科舉。一路從秀才考到殿試,在大家都看好他成為新科狀元的時候,他卻在殿試上交了白卷,可把大楚皇帝給氣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