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三十,顧大山帶著十二輛騾車組成的車隊,浩浩蕩蕩地把干豆腐拉去縣城的鋪子里。
縣城的鋪子叫做顧氏貨棧,是專門賣干豆腐的,天氣冷的時候,也會賣一些新鮮的豆腐。
顧大林一大早就等在鋪子里,看見顧大山帶著車隊來了,急忙笑著迎上來“大山哥,你今天來得可早,這辰時才過半就來了。”
“吁”顧大山停下騾車,看著顧大林笑道“不早了,今天得拉上三回呢。”
干豆腐能存放的時間很長,可以賣到很遠的地方去,因此每次運貨都要運個上萬斤。
“來得及,這批貨是明天才出。”顧大林說著,朝著鋪子里喊道“劉子、大柱、小麻子、慶糧、慶田、慶喜,出來搬貨咯”
“來了。”劉子他們聽罷,立刻從鋪子里出來,開始搬著騾車上的干豆腐。
“大山伯。”顧慶田三個堂兄弟出來后,先跟顧大山打了招呼,才搬干豆腐。
“誒。”顧大山笑著應著,看見顧慶喜也扛起一袋干豆腐往鋪子里走去后,忙道“慶喜你慢著點,你年紀小,不搬也成,有阿槳他們呢。”
顧慶喜頭也不回的道“大山伯,這干豆腐不重,我搬得動。”
干豆腐是小魚姐研究了一年才做出來的東西,是脫了水的豆腐。整塊豆腐都是小孔,很干很輕,一大麻袋的干豆腐看著大,卻是一點不重,只有五十斤左右。
顧大林看著笑道“大山哥你別心疼他,他年紀是小,可干活比他兩個哥哥都利索。”
顧大山點頭道“嗯,慶喜長大了,能幫著咱們干活了。”
又問道“慶田、慶糧這段時間還是天天幫著鋪子干活他們不是要參加縣試嗎咋不苦讀”
安哥兒、金生、明哥兒、興哥兒四個可是天天在苦讀,這幾天更是住在歐陽先生家里,稍有不懂就立馬請教歐陽先生。
即使如此,家里人也還是擔心他們會考不上。
顧大林道“慶田、慶糧的學問比不得安哥兒,連興哥兒都比不上,這回下場只是想讓他們去開開眼,能考上的機會不大,就沒有苦讀,還是跟以前一樣。”
老嚴氏一家已經抱著兩個孩子考不上的心思,因此就沒有怎么重視,平常是咋樣還是咋樣。
顧大山聽了沒有說什么,心里卻越發擔心自家大兒。他家安哥兒是個好強的,要是考不上,定會深受打擊不行不行,他不能這么想,他家安哥兒最本事,怎么可能會考不上,一定會考上的
顧大山一邊安慰自己,一邊扛著兩麻袋的干豆腐進了鋪子。
阿槳在身后喊道“東家您慢點,莫要閃著腰。”
顧大山“沒事,干豆腐不重。”
以前在老家的時候,他時常幫人扛貨,那些石料、磨盤、水缸啥的才叫重,一塊大石料就幾百斤,可他為了賺個十文錢,依然得咬牙硬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