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顧家是內里藏富,不可小看啊。
“大哥、縣令大人,我們在這里”程哥兒揮舞著竹鏟子,朝著顧錦安他們打招呼。
鄭清跟何銅生的手里也拿著竹鏟子,正跟三爺爺三奶奶學著怎么起豆苗。
顧錦里這些姑娘們知道鄭縣令他們要來,沒有來地里干活,全都避開了。
顧錦安聞言,笑著朝他揮揮手,對于司農道“大人請跟小子來。”
說著,帶著于司農跟鄭縣令一行人來到自家的豆苗地里,擼起袖子,拿過竹鏟子,帶著何金生、顧德興、戚康明幾人一起下地起豆苗。
他們的動手快速而流暢,起豆苗的動作跟撫琴般好看,不過半刻鐘就一人起了一擔子豆苗。
何村長是笑得合不攏嘴啊,指著何金生對于司農道“大人,這是我家孫子金生,已經是童生了,今年還要參加院試考秀才。”
又看向鄭縣令,把對于司農說的話再說了一遍。
鄭縣令很無奈,他來了三年,何村長就說了三年,真的不用再說了,他腦子就算再不好使也記得那個是何金生了。
何大倉是服了他爹,生怕他爹繼續炫耀孫子,忙道“安哥兒,豆苗起好了咱們就去地里吧,給府城來的司農大人種一回看看。”
“誒。”顧錦安應著,跟戚康明他們挑著豆苗,向附近的一塊旱地走去。
旱地里,顧大山正帶著澤子、大團、阿槳他們挖豆壟,已經挖了一大片。
顧錦安他們來了后,直接栽種就成。
用竹鏟子起的豆苗是帶著土的,顧錦安他們拎起帶土的豆苗,咚咚咚的放進豆壟里,再把壟上的泥土推進壟坑里,豆苗就種好了。
老朱父子則是挑著特制的水桶,水桶下有個“小龍頭”的,把堵住小龍頭的布條取下后,一路順著豆壟走,就能給新栽種的豆苗澆水。
走上那么一個來回,四壟豆苗的水就澆好了。
于司農是第一下次看見這么給莊稼澆水的,整個人都驚了,指著老朱父子問道“這,這澆地的法子是誰想出來的”
鄭縣令道“顧錦安。”
于司農看向顧錦安,嘆道“后生可畏啊。”
顧錦安有點臉紅,其實這個法子是小魚想出來的,但小魚是女孩子,而大楚對女孩子不好,不能太出名,就對外說是他想出來的。
顧錦安道“司農大人,黃豆就是這么移栽的。移栽黃豆有兩個好處,一是能讓黃豆提早收割,一個是能提高產量。”
關于產量這個,于司農是早就聽說了的,但他有點不相信,問道“畝產真能達到六百五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