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老爺子道“沒錯,我要狀告顧大山,告他發達后不認我這個親父還要告他身為長兄,不善待自己的弟妹。”
顧老爺子雖然穿得破爛,神情憔悴,可顧成賢他們的事情鬧得太大,他很快就被人認出來了。
“誒,你不是老顧家的顧老爺子嗎就是那個住在同知府,靠著同知府過日子,最后兒子跟孫子都得了花柳病的顧老爺子”
“啊原來你是顧老爺子啊。你狀告顧大山干啥那大兒子不是顧有文嗎什么時候又冒出個顧大山來”
“對啊,早前聽說老顧家就三個兒子啊,老大顧有文,老二顧有福,老三顧有祿,這咋又冒出個顧大山來這到底是誰不認誰啊”
這三人是聲音洪亮,咬字清晰,三言兩語就把顧老爺子給問得啞口無言。
看熱鬧的百姓則是紛紛發問“對啊顧老爺子,到底是你不認兒子還是兒子不認你啊,你不是就三個兒子嗎”
顧老爺子還沒回答就有人搶先說道“哼,你們沒聽見顧老爺子說顧大山發達了不認他這個父親嗎,那顧大山以前肯定是個窮鬼。以老顧家嫌貧愛富的性子,肯定是嫌棄顧大山,所以不認他,如今是看見顧大山發達了又跑出來認兒子。”
“啊,原來是這樣,那顧老爺子你這個當爹的太不應該了,怎么能這樣對顧大山呢”
又有人問“為啥顧老爺子會這么對顧大山按理說要是親父子,不該這樣不要兒子啊,那可是兒子,能傳宗接代的。”
人群里早就被大慶安排了人,聽到這話是直接爆料“誒喲,你們沒有去聽說書嗎說書先生說了,顧老太是顧老爺子的繼室,在那之前顧老爺子是有媳婦的,還生了兒女。估摸著顧大山就是原配生的兒子,這在后娘手底下過日子,能有什么好日子過那后娘不得攛掇著親爹把原配的兒子趕走”
看熱鬧的百姓是七嘴八舌的說著,把顧老爺子說懵了。
這些人是怎么回事他才說了兩句話,他們竟然就給他說出一出大戲來
黎大人的小廝見顧老爺子出師不利,急忙過去拽他“趕緊進衙門,把狀紙遞上去。”
這河安府的百姓喜歡說八卦,再待下去,老底都給你扒穿了。
顧老爺子是一腦子漿糊的來到公堂上,手里的狀紙是什么時候被張班頭拿走的都不知道。
張班頭道“你先等著,我去把狀紙遞給唐通判,在沒有回復之前,你不要離開,也莫要出去亂說話。”
張班頭知道顧大山,這是田福縣縣案首顧錦安的爹,而唐通判跟古知府因著山芋豆腐跟翡翠豆腐的事兒,很看重顧錦安,不想他被顧老爺子給毀了。
顧老爺子是個窩里橫,看見張班頭一身煞氣,哪里敢多說,只誒誒的應著,在公堂里等信兒。
張班頭很快就把狀紙交給唐通判。
唐通判看后,急忙帶著他去找古知府“大人,不好了,有人狀告顧錦安的爹。”
古知府聽罷,皺起眉頭,接過狀紙一看,當真是氣得不輕“這個節骨眼上,怎么出了這樣的事兒”
他剛剛把山芋豆腐跟翡翠豆腐的事兒上報京城,顧老爺子就來狀告顧大山不孝。大楚是以孝治國,若是顧錦安的親爹不孝,顧錦安也是會受牽連的。
不過,張班頭把百姓的話轉告給古知府后,古知府心里又有了底雖說大楚是以孝治國,可也有一條刑律是庇護原配兒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