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簡直就是威脅,古知府跟唐通判氣得不輕。
唐通判小聲對古知府道“大人,不如讓下官來審理此案,要是無法將黎智定罪,您好歹能脫身。”
古知府搖頭“本府此時退了,不是更讓某些靠耍嘴皮子混飯吃的人更加得意這里是公堂,不是說書的酒樓,靠的可不是耍嘴皮子。”
古知府說話的聲音不小,吳訟師聽到了,卻沒有太過害怕。他是秀才,身有功名之人,在京城見過不少官,古知府雖然是一府主官,卻不至于讓他怕到兩股顫顫。
可聞訊趕來的說書先生不干了,是扯開嗓子喊道“黎大人府中奴才吳訟師狗仗人勢,當堂威脅知府大人,令人憤慨”
這一嗓子喊得實在不小,把吳訟師氣得不輕,往人群里一看,卻根本找不到說話的人。那人是貓著腰,扯著嗓子喊的,只聽到聲音,人卻沒入了人群中,不得而見。
吳訟師只能氣道“知府大人,衙門審案,這些人聚眾胡鬧,擾亂公堂,您應該立刻讓衙役把他們趕走”
古知府一臉親爹的口氣道“他們都是河安府的百姓,本府乃是他們的父母官,怎么能把他們趕走再說了,他們也沒進公堂鬧事,都站在門外呢,吳訟師眼神不好就看清楚了再說話,可莫要錯怪了河安府的百姓,他們都是好人啊。”
前兩天他差點被這群“好人”給死氣,嗓子都吼得痛了兩天。
吳訟師聽罷,知道古知府是不肯讓這群人走了,想要留著他們維護自己。
他氣得咬牙,早知道河安府的說書先生還有這等用處,那他定會提醒黎大人養上幾個,關鍵時刻,能在城里帶帶話頭。
唐通判趁機喚來一個衙役,對他說了幾句話,那衙役就跑了。
古知府不再搭理吳訟師,而是問黎大人“黎大人,本府問你,你年輕的時候可認識顧潘氏你說她爹娘救了你,對你有救命之恩,到底是什么救命之恩你可有用救命之恩掩蓋你們有私情的事兒”
黎大人會照顧顧有文他們,用的是顧老太的爹娘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由頭,可這救命之恩要是假的呢
那可就是用救命之恩為借口來掩蓋他照顧奸生子的事實了。
黎大人聽罷心下咯噔,他苦心隱瞞的事兒,還是被發覺了
吳訟師是氣得不行,怒道“知府大人請慎言,這里可是公堂,黎大人是五品同知,你這樣當堂污蔑他私德有虧,意欲何為”
唐通判道“你急什么如今袁家貴告的就是顧潘氏跟黎大人因為奸情被發現而殺人滅口的事兒,既然事情是關于此的,那還不許知府大人問嗎”
又道“吳訟師,本官提醒你,你只是一個訟師,不是官,在公堂上可以為翁主爭辯,可要是再敢質疑一府主官,可是要受刑的。”
真以為他們不敢打訟師
古知府感慨,唐通判果然不愧是專門升堂審案子的,這嘴皮子就是比他利索。
吳訟師吃癟,沒有說話,而是看向袁家貴,指著他問“你是從臨河府來的不過是幾天的工夫,你怎么就知道顧潘氏的事兒,還備好狀紙來狀告黎大人。說,你是不是受了人的指使,特地來污蔑黎大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