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金沒辦法,只好讓手下的人盯著,別讓張氏他們胡來,自己則是跑去府衙,求見古知府,把這里的事情告訴他。
“大人,他們明顯是要用孝道逼迫顧大山一家,繼續吸顧大山家的血,不能由著他們這么做。”
古知府道“本府自然知道顧老爺子是故意的,可這事兒遲早會來,咱們也沒辦法,只能交給顧大山家自己解決。”
以顧老爺子的德行,只要他不死,就會咬死顧大山家,繼續吸血,他們幫不了的。
且他也想看看,遇到這樣的事兒,顧錦安會怎么解決
要是顧錦安能把這事兒解決好了,此子前途無量;若是不能,那他就不值得自己扶持。
“你先回去盯著,別讓他們鬧出太大的事兒就好。”古知府把張三金給打發走了。
張三金很無奈,只能先回去。
墨香街宅子門前,張氏他們還在哭訴著,來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不過除了一些迂腐書生以外,同情顧老爺子的百姓并不多。
百姓們之所以沒有同情顧老爺子,是因著顧錦里養了說書先生的緣故。
府城的說書先生們已經動了起來,重復說著老顧家做下的惡事。
即使有說書先生控制城里的話頭,可顧老爺子跟張氏他們這般裝可憐喊冤,也是一件很棘手的事兒。要是不趕緊處理,顧錦里家的名聲依然會受連累,尤其是顧錦安。
他要考科舉,名聲不能有虧。
而他縣案首的名氣也傳到了府城,府城里有些高傲的讀書人頗為嫉妒他,想要看他出丑,因此也出動了,是慫恿牛老童生去府衙告官。
牛老童生頭腦一熱,擼起袖子就要去狀告顧大山一家,卻有人喊道“牛老先生,您是讀書人,去府衙怎么也得換身新袍子吧,這樣穿著舊衣服去,多不體面啊。”
這個說話的人是喬裝過后的三喜。
牛老童生愛面子,聽到這話,看看身上的舊袍子,臉上掛不住,就對那些慫恿他的書生道“你們先去衙門等著,老夫回去換身新衣。”
其實牛老童生沒有新衣服,他是想去店鋪里租借,因此死活沒讓那些書生跟著。
然而,他剛走沒多久就遇上幾個乞丐,被乞丐們狠狠打了一頓,還把身上的一百多文錢給搶走了,連身上的衣服跟鞋子都扒了。
這幾個乞丐搶了牛老童生后,還嫌棄他身上的銀子少,罵了他一句“連自家的日子都過不好,還來說別人,真是枉為讀書人”
說完踹了牛老童生幾腳后,一溜煙跑了。看他們跑步的姿勢,那是個個會拳腳,而這些人正是大慶手底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