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地鐵交通網,完全跟以往不同,以前是先有城市后造地鐵,現在反過來了,先把地鐵弄出來,再在地鐵的基礎上,布局城市。
結果新的建設方式,也改變了地鐵的規格,因為過去地鐵、火車之類的,規格受限于鐵軌寬度,而鐵軌寬度受限于兩匹馬的屁股。
所以最早定下的規格,甚至不止影響了火車,還影響到了方方面面,就比如火箭推進器的直徑,因為推進器設計時要考慮火車的運輸能力,后人已經很難改變固有標準了。
但在這個世界的地球,所有舊有標準都可以打破重來了,決定標準的不再是兩匹馬的屁股,而是科學家的計算,而僅僅是改變軌道的寬度,世界就會大不一樣。320819979259912339832981201191204699111322143421437
相應的,其他諸如水利、電力、地表交通系統,同樣先行一步,還預留了未來可添加新功能的區域,一切以安全、合理、方便、有效為第一前提,很多過去無法解決的頑疾,可以宣布消失了。
結果謝知他們,就看到了完全不同于其他世界的城市樣板,盡管從時間上講,謝知他們看不到這個世界最終會變成什么樣,但也可以預見,發展速度和潛力,要比其他世界的人類更大
而基建方的規劃,印第安人也用了一樣的,也必須得用,才一百多萬人,民族復興不是那么容易的,他們不光缺人才,可以說什么都缺。
巴基一開始確實想簡單了,但現在基建方伸手拉印第安人一把,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一個經驗豐富到爆,一個兩眼一抹黑,沒有基建方的幫助,把好東西都堆過去,想發展起來也得走不少彎路呢,現在等于是有老師傅帶著。
至于天空籠罩的烏云,在獲得精確數據后,專業人士給出了驅散時間表,可以穩步的將烏云逐步清除,將氣候向更好的方面引導。
除此之外,還定了一個相當大膽的想法,打造超級運河,航母在河里都像舢板的那種。
是的,畢竟降水暴增后,肯定會引發自然災害,但是合理引導的話,完全可以把災難變成助力。
起碼原本的沙漠地區,可能永遠都不缺水了,連同治沙問題一塊解決了。
什么沒樹,有機器人勞動力協助造林,這還叫事么。
于是乎,原本不存在的數條超級大運河出現了,不但橫跨大陸板塊,還形成了龐大的水利交通網。
所以以后打造艦船,在內陸就可以完成了。
沒錯,將來肯定要進入太空時代,謝知也愿意技術支援,但是在居住星,即便有了太空船,水運的便利依舊是有用的。
何況超級運河系統,惠及面相當廣闊,民生、環保、控災、能源、養殖等等等等。
得承認,真正的大國一出手,就是個大氣魄,總之什么都往大里規劃。
新城市有了,第一批蘇醒者也隨之出現。
而在醫療方面,謝知不光支援了醫療床,連技術也給了,三百年的平均壽命這個世界能發展成什么樣,謝知還真的想看看,起碼現在他的成就感就快爆表了。
無他,這跟以往的世界不一樣,這次徹底重建,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地球文明,這是一個,新的世界
事實上巴基也有一樣的想法,于是乎兩人做了決定,穿越臨近的時候,用一次時間機器,去看看他們的規劃布局,到底造就了一個什么樣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