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貴有自知之明,這是陸山民難得想到的自己身上的優點,到了他這個地位和高度,他非常清楚一個人的能力很有限,誰也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一個團隊,一個集體,各司其職,在各自的位置上發揮出最大的效用,才是取得最后勝利的關鍵。
陸山民沒想過在短時間內追上賀章的水平,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更沒有奢求在經濟學術方面達到他那樣的高度,他所需要達到的目標是盡可能的通過學習,保證能聽懂他在說什么,能理解其中的思路和原理,有了共同的語言,才能夠進行深層次的交流,才能在整體上有個清晰的評估。
陶然之給出的一個月期限早已過去,陸山民足足花了兩個半月時間,才勉強將宿舍里賀章那些書看完,并且還缺乏不少深層次準確的認知。
這個學習進度讓陶然之和賀章都很震驚,不過陸山民自己很清楚,這并不是因為他有多聰明,而是他需要這些知識,就像一個人在沙漠中需要水一樣,當對一樣東西或者一件事情渴望到一定程度,人會爆發出難以置信的潛力。
學習這種事情分兩種,一是為學習而學習,二是帶著問題為了解決問題而學習,兩者之間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陸山民就屬于后者。當然,這與他不分晝夜的勤奮努力和善于思考不無關系,但是,對于他來說,能夠用努力解決的問題壓根兒就不是問題,相比于那些努力也難以解決的問題,這點問題還真不能算是問題。
很久沒有過問陸山民學習情況的陶然之今天讓他去辦公室一趟。
學生放寒假,絕大多數老師也離開了學校,教師辦公樓里冷冷清清。
陶然之辦公室門虛掩著,陸山民敲了敲門。
“進來”,里面響起陶然之淡淡的聲音。
陸山民推門而入,將厚厚的一疊筆記本和報刊雜志的剪紙放在了陶然之桌子上,自從上次在辦公室見了陶然之之后,陸山民也按照陶然之的方法,將所有看過的經濟雜志報刊中認為重要的部分剪下來,分門別類夾在一個大大的文件夾里面。
陶然之沒有看陸山民一眼,戴上厚厚的玳瑁老花眼鏡,開始翻看陸山民的筆記本,他看得很認真,一頁一頁的認真看,時不時還拿起筆在上面勾畫批注。
陸山民靜靜的坐在陶然之對面,除了時不時給陶然之快喝干的茶杯倒上開水之外,一句話也沒有說。
這一坐就是整整一下午,直到天黑了下來,陶然之才停止了批閱,但仍然還有一個筆記本沒有看完。
陶然之合上筆記本,活動活動了手腕,揉了揉太陽穴。淡淡道“老了,才幾個小時時間就頭昏腦漲,到底是不如你們年輕人”。
“陶老板一絲不茍,這正是我們年輕人要學習的地方”。
陶然之終于抬起眼皮看了眼陸山民,“很不錯,看得出用了功,也用了心”。
“陶老板言傳身教,我不敢有絲毫懈怠”。
陶然之淡淡的看著陸山民,心里很是復雜,毫無疑問,陸山民具備典型好學生的該有的素質,努力、好學、善思,時刻將老師的話記在心里,并且從不討價還價,毫不打折扣的去完成,這一點與賀章很像。但是兩者又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這種區別讓他很難真的喜歡上陸山民這個學生。
“這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容易學習得好,一種是賀章那樣,他對經濟規律很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人學起來不知疲憊樂此不疲,越學越有干勁兒。還有一種就是你這樣,本身對所學的東西談不上多么喜歡,但是它對你有用,就會如饑似渴的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