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料現在的關鍵就是木料當然還有船工、船員怎么都夠不了的,還得去蜀地搞一批人來。”
“漁民不行嗎”
“這怎么一樣,大小船能一樣嗎沒有馬,驢子也湊合,但你說狗行不行呢”
堵船倒也堵不到長溪縣來,這里的碼頭依然是空蕩蕩的,半天也沒有一艘船來停靠,比往常還要更加冷清這是因為一兩個月以前,這里經歷了一場戰事的緣故。現在的長溪縣,街面上雖然還熱鬧,但碼頭上船卻并不多,驢蹄印子半天都消不了,遠遠的還能見到幾個人影站在碼頭邊的幾塊大石頭上,居高臨下地指點著就設在碼頭邊上的船塢。
“船工可不是漁民能隨意充當的,”在這塊嶙峋的大石頂部,并肩站著一對男女,其中那面色黧黑,身形瘦削的漢子有些激動地說,他指著下方船塢里來回奔走的年輕漢子們,言之鑿鑿地道,“這些孩子從入行到出師,沒有十年的功夫是派不上用場的,船員倒罷了,漁民或許能頂用,要建福船,漁民有什么用咱們在船塢造船,又不下水”
在他身邊,連翹嗯嗯地應著,時不時地記下幾個數字,又把話題給繞了回來,“也就是說,咱們船場現在實際上是卡在人手上了,即便是木料充足,每年最多也只能”
“一艘千料的大福船,需要一百多個船工造兩年,而且都得是熟手。”這漢子說道,“就算把原本那些老兄弟們都召集回來,最多兩年兩艘,也不可能更多了。時間決不能縮短”
他強調地說,“你要不想在海上散架沉船,那兩年是一定要的。這都是有數的,長溪縣現在還在建造的船只,就只有兩條,還都不是大福船,只是中等的大小。至于沙船,我們這里已經很久沒有人造了。那都是從前留下來的,得去廣府那一帶找匠人。”
沙船因為行駛速度很慢,并不適合禁海時期民間用船的需要,就比如說長溪縣,這里按道理來說,沿海十五里都是不能有人的,那么有膽量在這個地方走船的人必定都不是吃素的,有一些好勇斗狠的需求,沙船這種純粹的商船,如今只在廣府道全國唯一一個官方海港附近有需求,自然也只在那里有廣泛的制造。
雖然官府已經十分孱弱,但他們的命令依然會為國家帶來極其深遠的影響,造船業就是最好的例子。一百多年禁海令就讓現在的買活軍很難受,他們非常需要船,但在這一塊上卻被狠狠地卡著脖子,哪怕是已經拿下長溪縣,收獲了一批海船的現在,運力也遠遠談不上夠用,依舊是捉襟見肘。原因是簡單的,造船業是非法的,傳承必定不穩定,人群相當的小,而且海盜對船只的需求遠沒有買活軍這樣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