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地虎是泉州人,之后又去了壕鏡,甚么長崎、羊城港,那都是通商大埠,自然繁華。不過,這繁華一向是體現得很低調,很優雅,倘若是一個外鄉人來了這些地方,他最多會詫異于物價的高昂,又或者是這里園林大宅的規模,煙花之地的興盛,當然,還有商鋪數量的繁多。大多數時候,人們只能從這些角度來判斷城市的繁榮,因為碼頭上不管活兒多不多,那些苦力看著總是很受苦的樣子,并不會和別的城市有太大的區別。而商鋪那里,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不會有太多的客人,越是做大生意的店鋪,門庭看著是越冷落的。
談生意是請到后堂去上茶寒暄,問貨也是慢慢騰騰,要彼此先摸一摸脈搏,至于價格,更是連伙計都未必清楚,全靠掌柜和客人手拉手,袖子里的功夫這也是為何鄭地虎很難想象女子出面做生意,光是拉手這一條她便通不過,始終還要通過一個男丁來為她做代理。鄭地虎是很習慣于這種生意的方式的,一切全都在暗處,賺多賺少得要靠猜他也是在這交易大廳里,才第一次見到買活軍做生意的方式。
“昨日到港的貨物已統計出來了”
說來,早上那東江女娘一嗓子喊得還算正好,那時天色還沒有全明,剛剛入曦,鄭地虎吃了早飯,又商議好上舢舨,洗澡存錢等等,兩三個時辰忙活下來,到現在鐘點剛剛敲過十下,交易大廳里全都是人這是個很大的圓廳,里頭散著幾圈圓形的水泥座位,此時擠擠挨挨,坐滿了人,彼此還在嘈雜地議論著什么,光看人數便至少有二三百,而且看舉止,全是有一定實力的豪商。小徐對鄭地虎道,“這里一家商戶最多兩人進來,今日是我陪著貴客,明日起貴客可以自擇一個幫手。”
這樣計算,光此刻在場的便有一百五十個商家了,也難怪云縣碼頭船只云集鄭地虎也在心中估量著羊城港的商戶數量,有能力躉貨的大商戶能有上百么恐怕是沒有的,羊城港的生意說穿了,也就是那么幾十人在做,下頭的都是跑腿分銷的
說穿著,因是冬日的緣故,大多人都穿著棉襖,聽口音,這是天南海北,甚至還有鄭地虎陌生的腔調估計是內陸來的豪商,這些人彼此有些很熟悉了,正在寒暄談笑,有些則和鄭地虎一樣透著生疏,不斷向一旁的伙伴詢問著什么看來小徐這樣專事接待的吏目也并不少。大廳中人聲嗡嗡,需要好一會兒才能習慣這嘈雜的環境。
而大廳中間,則是一塊大黑板,上頭掛著一排排的木牌,分別寫了品名、質量,一旁則露出了黑板的漆,用粉筆寫著數字,一個吏目正在緊張地看著手上的簿子,往上抄錄,而另一人則拿著鐵皮做的喇叭,聲音洪亮地說道,“除了我們買活軍包買的牛之外,昨日到港的有皮棉、生漆、桐油、鐵、硝石、皮革、煤塊、羊毛”
這些貨物的份量都不少,而且其中很多東西都是犯禁的,真不知哪來這么多商家運到云縣這里賣雞籠島的硝石都不多的,這些貨一般的商家或許還好,鄭地虎看著是真眼饞,尤其是旁邊抄錄的價格,更令他大為心動真是不貴尤其是硝石和鐵、生漆
除了這些大宗貨物之外,還有就是一些常見的外銷品了,比如瓷器、茶葉、絲綢,這是常見的貨物,而且銷路一向是很穩定的,這些貨鄭地虎也能吃下,他可以到雞籠島去賣給西洋人,轉手一次便是一次的利潤。西洋人對這些東西,一向是來者不拒,和他們做生意是很有賺頭的。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各地的特產,份量倒是都不多,很顯然是帶了一些本地出產而不在買活軍求購廣告上的貨物,過來試水的。用具有竹器、木器、漆器,百工之物有金銀三事、工巧銀簪釵環,甚至連通草花都有人賣,顯然就是隨意拿來塞在船里的,還有各種居家的器皿。木材也有賣的,但很少,遠距離海洋貿易,要放木排很難倒是還有人賣船的。
吃食上也有人賣,多數是調料為主,油鹽醬醋甚至有許多是鄭地虎都陌生的,油就有小磨香油、菜籽油、花生油,還有一種什么棕櫚油,醬更不必說,洋洋大觀,川蜀的醬油,沿海的蝦油魚露,醋是山陰和鎮江的老陳醋,雖然份量都不多,但勝在品類齊全。甚至連孜然、胡椒都有,只是價格頗為昂貴,也不知最后能不能賣得出去。
除此以外,便是一些便于保存的食物,如金華的火腿,北方的清醬肉,廣府的竹升面鄭地虎始終很懷疑這是繳獲得來的,但既然買活軍說是昨日到港,便也姑且相信了。又有銀絲掛面、線面還有面粉、米粉、米線干,并各種糕點。那吏目足足抄了兩三面黑板,這還不算完,又推出了一個黑板,倒是已抄好的,上頭寫的鄭地虎一看就明白了,毛衣毛褲、蜂窩煤都是買活軍這里自產的商品,大概也是昨日從別處運到云縣的,有賬目先到,便可以提前地抄出來,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