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禁錮,腦子里的布
就算是被問起放足的事情時,沈曼君也沒有這樣地感到被羞辱過,如果她再年輕幾歲,或許眼淚就要落下來了。她用力地咬著下唇,垂下頭一言不發、并不爭辯,謝六姐說話時是不容打斷的。她還在繼續分析著沈曼君,或者說是沈曼君所代表的這個階層。
“來到買活軍這里的百姓,凡是自己主動來的,幾乎都沒有想走的意思,哪怕是一般的小地主,進入我們的統治之后,即使被我們贖買了田產,有了很大的損失,但也很少主動離開買活軍。從我們的統計來說,最想走的是什么樣的人呢便是沈娘子一家這樣,因為治病、種痘的需要,來到了我們這里的讀書人。一般的說來,他們留下安家的意愿都不大但這些讀書人又是我們需要的,不管是做吏目也好,教書也罷,我們都很能用得上他們。那么,這里便存在一個很大的矛盾了,為什么沈娘子們總是想著要回家呢”
“以我的看法,且不論男丁只說我們更急需的女眷,沈娘子為何從未想著留下來呢是因為太懶惰,不愿出去做事嗎”
這個原因似乎讓張少爺很贊成,但沈曼君便很想為自己辯解了,不過謝六姐先否定了自己,“似乎不是的,這些女娘一般事情都還做得不錯,包括我們治下一些已經安家的官宦女眷,她們在工作中也表現出了相當的本領,而且普遍是喜愛工作的不追求報酬的話,也不會很難、很累,每天還能出門走走,有什么不好呢”
“是嫌報酬太少嗎或許,這里是個很大的矛盾點這些讀書的女娘,她們在家鄉幾乎都是稀少的才女,畢竟在外頭,女子只要識字,便不可多得了,若能讀懂一些經典,再吟詩作對,儼然便是難得的才女,但這樣的素質在買活軍這里俯拾皆是,我們這里對低階知識的報價是較低的,這會形成一個心理上的落差。”
徐先生也贊成道,“識字的女娘,往往家里的條件較優越,是不會看上日薪三十文那些較低端的工作的,如會計、文員、書辦等等,這些在她們的心里,多少有些賤業的味道,因此這些女娘寧愿來做老師,哪怕報酬一樣,但這是她們較能接受的工作。”
“是,但教師的晉升空間是相當有限的,她們也教不了初級班,只能教掃盲班,那么一日三十五文的收入確實很低,便是之后升到了高級班,最多一日七十文而已,許多女娘是不看在眼里的,有些大戶人家的女孩,她們每個月的脂粉錢都不比這些少。這多方面原因使得這些女娘留下繼續就業的意愿的確相當的低。”
謝六姐托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說,“但為何她們不愿做教師以外的崗位呢是不敢嗎是不愿嗎我也有許多猜測,不過今晚見了沈娘子之后,似乎找到了答案多數還是要為家鄉留下的親人們考慮,是嗎”
這句話,是真的說到了沈曼君心里不論她對買活軍是什么好惡,這份擔憂的確是真實的,沈曼君不可能一輩子都不回去,這意味著要將全家人接來,他們的確沒有這個能力,而且如何能強迫家人做這個決定呢便是吳家人都來了,娘家沈家的姐妹呢為了他們一家奔走的大姐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