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之江人,一個泉州人,兩人用官話聊著,一點障礙沒有,老陳笑道,“那也要他識得這些人,有這個面子,不然他到外頭發去,還不白給做工的人吃了,一瓶一百多文,這便不是百姓能吃得起的東西。”
這話倒也是,小甘是個好新鮮的,和老陳說了幾句,便走到交易所門口笑道,“諸兄好雅興你在這里擺攤,那些兵丁倒也罷了,怎么其余的攤主不來驅趕你么”
諸掌柜拱手笑道,“甘兄,甘兄早豆腐腦吃完了,來個餅子我這也不虧他們的,每家每戶都送了一瓶辣醬的,你拿了我這餅子,去吃面也好,喝湯也罷,只管讓他們給你加點辣醬就是了。”
終究一桶豆腐腦,一籃餅子,能喂飽幾個人耽擱不了一天的生意,還家家戶戶都有這辣醬得,難怪商戶們也還是滿面堆笑,諸掌柜這人情練達處,便可見一斑了,他用荷葉包著手,掀開厚棉被,抓起一張熱騰騰的餅子,用刀從中剖開,又舀了一勺醬鋪在上頭刮勻,啪地合攏了遞給小甘,“嘗一個吧”
小甘是不愛吃餅子的人,聞著香氣也咽了口吐沫,拿過餅子隨口道了謝,此時距離開市還有大半個小時,門口兩排店面頗做了些人吃早飯,一些相熟的面孔手里都拿了餅看來諸掌柜也的確不是逢人就送,還是送給一些熟朋友,或者有些新來的海商面皮薄,便沒有去討要。
原本是想去吃面線糊的,自從辣椒出來了以后,面線糊便陡然如虎添翼一般,多了不少滋味,有好事者曬干辣椒磨粉,雖然售價昂貴,一抖要另外計費,但簡直是畫龍點睛,令人開胃無比,冬日里一大碗下肚暖暖和和小甘聽虎爺說,在壕鏡,有錢人吃面線糊是可以加胡椒粉的,但這東西實在太貴,難以想象和小吃搭配,辣椒粉比起胡椒來又要便宜都多了。
有了這個餅,小甘便覺得再吃一大碗面線糊有些多了,恐怕耽誤了午飯,便轉而走到財源廣小吃門口,叫道,“老廣,來個肉餅蛋湯,再來一碟咸菜”
“來了”本在桌前看報紙的掌柜老廣趕緊站起身,揭開灶頭上的大蒸鍋,白氣頓時騰然而出,帶著絲絲縷縷的肉味兒姜蔥味兒,混雜在一處,讓路人都不由得吸了吸鼻子,喊一聲香。他用一把特制的鐵夾子把里頭的燉盅夾出這燉盅因為常常取用,已經都被夾出一個小坑了。
本白色的燉盅是粗瓷造的,洗多了有些發黃,瞧著卻十分干凈相,老廣把燉盅夾在了木盤里,端到小甘桌前,口中說著仔細燙著,一手迅速抓起燉盅放到小甘面前,又揭開蓋子,一股熱氣頓時冒了出來掌心偏大的燉盅里,一塊小巧玲瓏的肉餅子伏在水底,上頭蓋著一個圓圓的荷包蛋,蛋白如玉,蛋黃泛著微紅,瞧著令人食指大動,又因做得小巧而頗有雅趣。
老廣從灶頭另一處熱水鍋里夾了調羹餐具都用熱水燙著,是這條街的小店獨有的服務為小甘放入盅內,又把一個陶瓷瓶子放到桌上,笑道,“這是剛才諸相公送來的辣醬,甘老爺隨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