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里的酒樓現在是很多的,能吃辣有川菜,想吃海鮮,本地也有許多小飯館,很多是以活蒸為號召,不過從前若沒有吃過海鮮,第一次吃得太多了可能會拉肚子,喜歡吃面食,也有北方菜館。”
信王一行人當然帶了廚師,四平八穩的御膳是他自小吃慣的口味,但海鮮這是很難得的,宮中一般吃不到這個,對信王來說,這完全是傳說,他既不了解海鮮的種類,也不知道大多海鮮的滋味,宮中能吃到的海鮮,大多都是咸腌類,不可能有活蒸,這兩個字他之前聽也沒有聽過,不知為什么,活蒸這兩個字一鉆到耳朵里,他便不由得咽了一口口水,決心道,“今晚吃活蒸海鮮”
但又很快猶豫起來,“但我下午想吃薯條和攪團來著為什么報紙上全在介紹土豆的吃法看得人怪饞的。”
這句話有些不自知的天真,謝向上不由笑了起來,“自然是因為這是一種新東西,現在又豐收了,自然要多介紹這主食的吃法,百姓們才會曉得炮制,也會有更多商販樂于將它買回來琢磨著作法。”
果然是和政務有關,信王不覺也點了點頭這和他的想法倒是合在一處了,“不錯了,別看吃食小事,其實一點也不小,和民生息息相關呢,這便看出報紙的好來了,若是告示,都以簡要為主,斷不可能這樣連篇累牘的寫細務。”
“邸報上也不能刊載嗎說來,邸報和塘報有什么不同”
謝向上很會聊天,他不但會答,而且會問,信王便覺得兩人是有來有往,并非是他單方面的求教,這就讓他的心情更加愉快了,“邸報是奏折、政事,才不會刊發這些呢,至于塘報,都是軍事上的東西,最近的塘報,說的就都是你們買活軍的事情。”
“原來如此。”謝向上引著他們往一條街道走去,“土豆攪團和薯條都是小吃,和海鮮飯館距離不遠,我們去飯館里要張大桌子,讓人把小吃送來就好了,薯條可要配番茄醬”
“要番茄醬是什么”
“便是番茄加了白糖熬的果醬,蘸炸薯條吃是很好的,”謝向上說著也有些垂涎了,“還有炸雞翅,之前送來的時候已經涼了,這東西還是剛出鍋最脆最好吃了,再要上一碟蒜蓉粉絲烤牡蠣,一碟活蒸青蟹,一壺果子露”
別說信王,就連曹如,聽著都在咽吐沫,因問道,“聽說此地還有一種辣椒醬,相當的下飯,仿制者眾”
信王頓時豎起耳朵來了,他在報紙上似乎是注意到了這個廣告,但還沒有自己品嘗過,一路上為了不拉肚子,都只能吃有限的口味,到云縣之后也還沒想到索來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