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東西,若是開足了馬力,一天至少能翻幾百畝地吧”
黃小鳳的同學,來這里上農業專門學校的一個少年魏豐,便張大了嘴巴,傻乎乎地問,他的口水都快淌下來了,“天呀,天呀什么樣的地配得上這樣的拖拉機來耕啊”
幾百畝地,需要多少人翻多久,這就真的不好算了,用牛來說的話,一天最多也就是兩三畝地,若是有一天翻了四畝、五畝,那這牛不但要是壯年的好牛,給吃極精細的飼料,而且干一天還得讓它歇個一兩天的,不然牛也受不了,連草都不肯吃了。
一天幾百畝地,哪怕是算兩百畝,那也能趕得上一百頭牛了其實當數量擴大到這個數字的時候,很多人都已經算不過來了,他們根本就無法想象一百頭牛都在眼前是什么感覺,更別說兩三百畝地到底有多大了。
反正,十畝地就已經有些一望無際的感覺了,兩三百畝地都集中在一處平原上的場面,生在福建道的學生們是完全沒見過的。只有從北方逃難過來的曲姚河說,“這東西在我們老家太合用了全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平地,它一天從早到晚耕個不停都行它吃什么啊”
“吃煤”
圍著這機器的十幾人中,有人回頭搭腔,“木炭也可以,只要能把水燒開了就行,足足地開一天,要用兩噸煤”
兩噸煤,這又是什么概念,很多人又不明白了,黃小鳳對于數字還是敏感的,她嘶了一聲“若燒的都是好煤,那一日或許要六十兩呢”
兩噸煤是四千斤,一斤煤在三元縣公價要賣到15文,所以蜂窩煤才這樣受歡迎,因為蜂窩煤是添了黃粘土在里頭的,可以節省了煤塊的用量,才能把價格打到8文一斤。這蒸汽拖拉機還真是一般人家開不起的
曲姚河本來的興奮之情便快速冷卻了下來,“六十兩銀子一天,那還不如用人力呢兩百個人、兩百頭牛,也能翻完這些,便算牛都是雇的,也不過十兩銀子,差了五十兩銀子一天呢。”
這個賬粗看是很有道理的,大家的眉頭都不由得微微皺了起來,黃小鳳卻有些不以為然,反駁道,“曲大哥,本錢不是你這樣計算的呀”
“哦”連機器邊的那個搭話的檢修工都看了過來,“那你說該怎么算”
黃小鳳還是第一次被這么多人同時望著,不免有些局促,不過她雖然期期艾艾,但卻還是堅持地說道,“一頭成牛要二十兩銀子,二百頭牛的成本,這里是要算出來四千兩的,怎么能不攤下去呢按他做二十年活來說,一畝地也要攤一兩銀子的本錢,而且它平時要吃草,要人去照料,這些都是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