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穿
和這家店的陳設一樣,這個新詞兒,對于七娘、九娘來說,也是聞所未聞的。事實上,如果不是今日來逛商場,兩個小娘子可能一生也不會走進成衣店里。因為成衣店在此時,多是專賣從當鋪、百姓手中收來的二手衣物,也有叫估衣鋪的,便是偶有新衣出售,也多是客人因故未從布莊、綢緞莊取衣物,鋪子收不到尾款了,便轉手給成衣店,回些本錢。
正經的百姓人家,大概一年能做一兩身衣服,便算是很殷實的了,他們多是去布莊裁幾匹布來,家里娘子心靈手巧的,便回家自做,這樣余下的碎布料還可以攢下來做別的用處,百納布做手帕,做小衣裳、鞋底,都很實惠。
但若是家里沒有女眷,又或者女眷做不得針黹,那布莊也有裁縫,額外付手工費,到時來取成衣便可,不論如何,量體裁衣是一個必須的步驟,便是人來不了,那也要帶了有記號的繩子過來一根繩子,圍著腰,掐一下,用炭筆點一點,這就是腰圍,還有肩寬、腿長,大概知道這些尺寸,一件衣服也就有了。
富戶人家的女眷,若是結識了繡莊的好裁縫,也會從綢緞莊子里裁了布,拿到繡莊去請人做。而如雄國公這樣的人家,他們自己家就經營了布莊,行事自然便宜,管事每年按季都來家里請安,若有時新的好料子,也會帶來孝敬,一年四時八節,總得給家下人都置辦幾身新衣的。
這些都是由布莊自己的裁縫在做,至于夫人姐妹們的衣服,有些是身邊手巧的針線娘子做,有些是寵愛的丫頭自做,她們不太穿外頭的針線,也不出去逛街,這還是第一次走進這樣專賣全新成衣的服裝店里其實就連圓領衫這樣完全是買活軍興起的樣式,雄國公府也還是自己去裁布回來,讓身邊人做的,這時候能弄到有些彈力的棉布,可比弄到全新的成衣要難得多。
也是因此,她們對這店里的陳設是沒有任何品鑒的,很自然地作為服裝店的樣板給接受了下來,視線順著動線的設計,落到了幾件焦點衣物上,九娘最留意的,自然是那對襟帶紐扣的衫子。
這衫子是月白色的,不長不短大概到腰際,側腰挖了一個半圓,紐扣是銀色,在陽光下閃閃放光,九娘對這個款式,無法想像上身是什么樣子,但對紐扣愛不釋手,只覺得和常見的盤扣比起來,更為輕盈,一顆顆大小完全一致,連紋樣都一模一樣,真不像是澆筑出來的,這樣小的東西,難為塑造得這么精細,甚至仿佛連頭發絲兒都能看見,而且每一枚幾乎完全一樣,在此時來說,這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還可以試穿嗎”
在九娘想來,所謂的試穿,就是把衣服拿起來在身上比一比,她們挑選布料時也是如此,拉出布料,放在身上比量一下,看看是不是襯自己的膚色,但女伙計卻把她帶到了一排如剛才廁格一般的小隔間里,笑道,“這個襯衫,單穿束進褲子里也可以,套在圓領衫外,做個外套一樣也可以,貴客可以兩樣都試試看。”
說著,便讓她帶著衣服進去,把門關好。九娘見門牌上寫著試衣間,也是新奇得要命,暗道,“是了,成衣要試啊若不是這樣的新式衣物,原也不好一個人來試的,沒個人幫忙,怎么能穿的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