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只用她的工資來還,那她當真是只能在醫院吃喝了,那時候董蓮妹一個月也就是一兩銀子左右,除非她不買任何衣服、日用,否則還完房貸,生活是有些緊張的。董蓮妹一等房子到手,就把兩間門房都租出去了,一間門房是300文一個月房間門比廉租房的大,院子里自己有茅廁,比廉租房方便,地段不如廉租房那么好,但比較清靜,也可以租給一家人,不過她有要求,最好是臨城縣的老鄉,如果是輾轉連著親戚,熟人介紹來的,那就更好。
她的幾任房客都很符合這個要求,如此一來,董蓮妹的房貸便有著落了,而且還能有100文的結余,不過,董蓮妹這幾年還是盡量都在醫院吃食堂,連澡都可以在醫院洗現在條件成熟的醫院、工廠,很流行建自己的澡堂,這主要是因為買活軍和敏朝達成和議之后,雙方貿易量大增,鐵的產量比之前更高。
鐵有貨了,除了造農具之外,余量也可以造鍋爐、盤水管,一些很掙錢的單位,除了上交利潤之外,手里多少也還剩點,不能加工資,便在福利上做文章,即便是自己建不了澡堂,也會和澡堂談好了,給員工發澡票、洗衣票,這樣他們衣食住行幾乎都不花錢,看著收入和外頭一樣,其實比外頭更能存錢得多了。
醫院這樣的地方,雖然買活軍貼補了一些費用,但那是財政層面的事情,其本身還是非常賺錢的,董蓮妹的職級還升過了,自從她能做外科手術,一日便是50文的工錢,一個月一兩五幾乎都能存下來,過去一年,她存了十幾兩銀子,其中十兩還了親朋好友的債務她買房時,父母給了五兩,兄弟姐妹并叔伯舅姨,你一兩,我一兩地借給她,這些錢除了父母的可以不用還之外,其余都是要還的,只是不必給利息罷了。
還了債務之后,董蓮妹手上就松快一些了,還能往家里陸續添置一些家具,并且湊錢去買手表醫生們可以用自己的政審分抵扣,用低價來買不少好東西,其中電子手表是幾乎所有醫生都必買的,因為醫學是個非常重視時間門的科學,測心跳、脈搏,記錄用藥時間門,這些都需要手表,董蓮妹已經落后同事們一大截了。
除了手表之外,當然還有體面的衣服,醫院倒是發了布票,可以去買秋衣褲,但毛線是很緊俏的東西,因為它并非在買活軍這里完全自產,買活軍倒是養了一些羊,主要是看中羊腸,但南方養不了綿羊,夏天會熱死,所以他們的羊毛還是從北方買回來的,相當的有限,線衣價格居高不下,醫院也舍不得發。
但幾乎所有醫生都人手一件,有些人,譬如武十三郎,他甚至還有幾件他祖上的方子賣了個那樣好的價錢,巡撫之后,又是名醫,還有個富商家的女娘圍著他打轉,他當然和董蓮妹不同了,羨慕是羨慕不來的。
但董蓮妹的條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卻又比很多人好了,雖然她也是今年冬天才穿上線衣的,但醫院里還有許多病人,別說在云縣買房了,就連一頓兩三文的餐費都要作難呢。
在醫院工作久了,人的功利心、虛榮心都會淡薄些,如同朱鳳鳳這樣,常年在各村中行走,同時兼任穩婆和赤腳醫生的農村姑娘,那就更是看淡這些了,她的衣著一向是極為樸素的,因為在鄉下行走,又經常為產婦接生,穿得再體面,也時常是灰頭土臉、一身的臟污。雖然朱鳳鳳的收入不比董蓮妹現在低,但她家里給不了一點幫助,她攢不到首付,別說云縣的房,連臨城縣的房都暫時還買不起呢。
但這不妨礙兩個姑娘坐在一起,快活地吃著夜點,也不妨礙不遠處病房中有人悲痛的飲泣,董蓮妹詢問著朱鳳鳳團年飯的場面,朱鳳鳳說了許多認識的人,“太平間門的李家人也去了,他們蒸得一手好包子,奇香無比,可惜不在我們這一桌,不然我好想吃,說是正宗的山陽大包手藝。”
“哦,李豐收和他弟弟是吧”
“他們好像還有個妹妹。”
李豐收這樣的名字,一看就是來買活軍這里之后新起的,很多流民,在老家連個大名都沒有,都是叫些什么剩、什么柱、什么栓這樣的名字,還有匪夷所思的什么屎尿屁都有,直到他們來了買活軍這里,讀書識字了以后,才給自己改個體面的名字,一般農民愛起的都是豐產、豐收、多麥、稻穗這樣的名字,匠人么匠人多少都識一點字的,一般也都由師父給起了大名。
“聽說他們一家是從山陽瘟疫里活下來的,當時就發的是死人財。”
“難怪,看著年紀真不大,處世卻十分老成,里外都敷衍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