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謝雙瑤也不是基于迷妹心態提攜馮猶龍、徐振之等人,馮猶龍的話本賣得好,純粹是他自己的本事,要不然,寫話本的人這么多,為何就是他名留青史人家就是優秀唄,此老來到買活軍治下定居之后,汲取了買活軍這里的新風氣,立刻找準了社會痛點,推出了一系列猶如今日說法般的話本今日說法,這是謝雙瑤看了幾本后的總結,人家馮猶龍是叫新包公案系列的。
馮猶龍抓住了買活軍這里和敏朝法律不同的特點,利用這些差異,寫了一系列巧合故事,其中的主人公,有些是無心,有些是被人陷害,到了買活軍這里以后,不同程度地都觸犯了買活軍的法律,又要和一個衙門中非常賢明的王更士一起,在刑獄長官包吏目的帶領下,抽絲剝繭,還原真相,分析法律責任。
故事的最后,眾人各得其所,犯法的受罰,陷害人的也跟著倒霉,確實無辜的得到釋放,每本書都終結在新包公分析案情,說理辯法,弘揚正義的環節上,起名叫做包公案,的確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套書,在民間受到很大的歡迎,買活軍之外的地域中賣得尤其的好,因為大家都很好奇買活軍境內為何有那么多亂七八糟的規矩,便是活死人們,也有許多對這些規矩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本書起到了很好的介紹作用,很多掃盲班的老師都很推薦農村的百姓們,在每日閑談時讀讀這套話本,無形間就起到了很好的普法作用。
甚至,對于一些想要往上進修的學生來說,這套話本,對于政治課也是有幫助的,因為話本在分析買活軍的規矩時,都提到了買活軍的政治理念,而不是簡單地以老邏輯去談,譬如為何要賦予女娘這么多新的權利,對她們給予這樣的優待,馮猶龍便在話本中提出了這一點因為女子身上也蘊藏著生產力,這些措施,都是為了調動她們的生產力,讓她們為買活軍的生產做貢獻,而由此便又推出了要激勵女娘上進的道理如果女娘被解放了之后,無法貢獻出可觀的生產力,那么不就證明給她們賦權是一件很虧本的買賣了嗎
這些想法不能說是完全正確,但怎么也比謝六姐慈悲心腸,所以解救女娘于水火要有用得多得多得多了,這就是開設政治課的好處,謝雙瑤和所有肝完死線的社畜一樣,現在開始愜意地享受勞作的成果了徐子先說得不錯,道統是一定要亮明的,亮明了道統,才會有張天如這樣的人自發地為道統辯護,自發地來學習道統,也才會有馮猶龍這樣的大佬主動學習,并且撰文推廣,這樣的故事,如果光靠謝雙瑤自己,那得哪輩子才能寫出來啊
這筆錢真是該馮猶龍掙的,至少謝雙瑤就沒有他那種東拉西扯,還把故事編得絲絲入扣的能力。就好像徐俠客也該掙這筆錢一樣,他的旅行日記值得推廣,除了本身就好賣之外,謝雙瑤也是注意到了徐俠客專欄對旅游業的帶動當然,這也少不得報紙和游記那奇妙的化學反應。
徐振之的影響力,的確是比另一個平行世界要大得多了,但是,他在這個世界可能遠遠沒有另一個世界那么奇特,畢竟,天下景點這么多,近在家門口的也不少,雖然長途跋涉去旅游,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依然是個不太現實的想法,但是到家門口走走,也不是那么難吧
去了之后,寫幾篇文章投稿,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徐振之的專欄開設之后,買活周報收到的本地名勝記敘散文來稿,又或者是懷念家鄉名山的投稿,幾乎是從前的百倍,而國朝旬報也刊登了類似的游記散文,可見旅游這件事,逐漸地正在成為一個普遍的概念,而按照華夏的人口基數,下一個、下一百個徐俠客的出現,其實也就是時間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