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婚書都是怎么寫的”常平康便岔開話題,“總是要把贍養的事情寫進去的了。”
“那是自然”
自從婚書這個制度推出以來,也就是最開始的一段時間,百姓們還有些將信將疑,之后便立刻席卷了買活軍全境,因為人們發現婚書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婚后兩家糾紛的情況,而且在婚前也能起到很好的篩選作用,讓媒婆花言巧語,兩頭瞞騙撮合的老套路落了空。現在眾人也都不空口白話地許諾什么了,因為一旦寫入婚書,將來是要強制執行的。
譬如說,從前常見的借錢給彩禮,婚后要新娘做活一起還債的事情,現在就行不通了,婚書里都有相關的約定,若是被新娘子告上衙門,闔家都要跟著吃掛落。總之,個人都有個人在意的點,現在有些本事的人家,結婚時對于婚書的談判,簡直就如同商鋪之間談合同一樣,鄭重其事,兩邊都要請托媒人有時還是狀師過來顧問,關于財產、工作,子女的分派,房屋的份額,彩禮的用途,一一都要談得清清楚楚,自然也因此形成了不少不成文的規矩。
以閹人和寡婦的婚姻來說,因為沒有后續的子女問題,婚書反而簡單了,雙方一般都會談定,財務上并不分開,若要離婚,男方能帶走多少財產一般不會約定具體數額,而是每月收入的幾分之一,與婚姻存續時間的乘積,而若是婚姻持續到老,則寡婦的幾個子女,對男方也有贍養照看的義務。
對閹人來說,等于是投入了金錢與養育兒女的勞力、心力,也有兩手準備,若是事成,有兒有女,頤養天年,若是不成,自己也能帶走一部分錢財,不至于臨老被一腳踹開,血本無歸自然了,這是寡婦一方有產業,需要勞力的時候這么寫婚書,若是閹人自己有錢有勢,寡婦沒家沒業的,自然又是另一種寫法了。
在這一點上,閹人對寡婦還是頗有吸引力的。因為在婚書上,少了不少紛爭,日后的生活中,自己已有的兒女也能免除坎坷。如今大多寡婦,若是找了條件相當,或者是高出許多的丈夫,別的不說,帶去的兒女自然是沒有后夫財產繼承權的,生活費上,有些家庭也是約定了從寡婦自己的收入出,多少有些各顧各的味道,寡婦自己收入若是不高,便會感到很大的壓力,閹人會把錢投入對前夫子女的教養,這一點是很難得的。
除了這點不同之外,閹人的婚書和其余婚書也沒什么兩樣,對忠貞權這條款,大家也都約定得很仔細,像是常平康這樣,在衙門做吏目,賣相也頗不差的閹人,有張平泰的幫襯,想要找個寡婦還真不難,只是他對這件事不太著緊罷了常平康今年不過是二十多歲,哪怕他找個小寡婦,帶了襁褓里的孩子,等到他七十歲,需要人養老了,那孩子也五十歲了,也是垂垂老矣的年紀,指著他來給自己捧湯捧飯的,那是妄想,人眼往下看,到那時,只怕養子也忙著帶自己的小孫子呢。
不過,他是個謹細人,既然張平泰已經結婚了,常平康就不會把自己的考慮說出來,恰好這幾道辣菜,也糊住了張掌柜的嘴,叫他吃得嘶嘶哈哈的,一時也忘了這一茬,兩人用了幾碗米漿,出了一身的大汗,直是暢快無比,飯畢,張平泰又隨常平康去宿舍洗澡,直呼道,“到底是衙門宿舍,連自來水都用上了,令人怎不艷羨”